ID: 24052296

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1952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图片,试题,地理,月月,学期
    《高二年级9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4 5 6 7 8 10 答案 0 & B C 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B 夕 0 D 题号 21 22 23 答案 D A 1.C 2.C 3.D 【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海风锋是海风与陆地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白天陆地升温快, 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 成高压,从而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一般午后陆地与海洋温差最大,海风势力最强, 最容易形成海风锋,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结合材料分析,已知山东半岛东部形成两支海风锋。根据海风锋的形成原理,海风从海 洋吹向陆地。图中工3处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且有明显的气流交汇,符合海风与陆地气 团相遇形成海风锋的条件,所以此时出现的另一支锋面位置位于图中L3,C正确;L1、L2 处风向不是从海洋吹向陆地,且没有明显的气流交汇,不可能形成海风锋,AB错误:L4处 没有明显的气流交汇特征,不会形成海风锋,D错误。故选C。 3.两支海风锋带来冷暖空气交汇,空气强烈上升,空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 积雨云等对流云系,容易引发雷暴天气,D正确,A错误:大雾弥漫一般是在空气比较稳定、 水汽充足且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形成,而海风锋影响下空气对流运动强烈,不利于大雾形成, B错误:气温陡降一般是冷锋过境且冷空气势力较强时出现,海风锋带来的主要是空气的对 流上升运动,不是单纯的冷空气入侵导致气温陡降,C错误。故选D。 4.B5.C 【分析】4.甲河上游流域面积小,支流少,下游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洪水到达出口时间 短,洪峰流量增长迅速,③符合,A错误。乙河与甲河相反,洪峰流量增长慢,②符合,B 正确。丙河上游和下游流域面积大,中游小,上游和下游洪峰间隔到达出口,有双峰出现, ①符合,C错误。丁河两大支流交汇处位于河流偏下游,洪峰来临时间较晚,且由于水系发 达,支流众多,汇入干流的水量大,洪峰流量较大,④不符合,D错误。故选B。 5.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流域降水有限,洪峰缓涨缓落时间短,湿润区相反,A、B错误。修 建水库和植树造林都有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C正确。流域形状为圆形也会发生洪灾,D错 误。故选C。 6.B7.A 【详解】1.屋久岛位于日本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沿海地带的典型植被为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屋久岛沿岸有口本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故①项正确。岛上多山,山地多地形雨,故②项 正确。屋久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大,不受西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 ③④项错误。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8.C9.D 【解析】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下水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垂直且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 图中甲地河流附近地下水流向为由西北流向东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仅旱季降水少不一定会形成乙地等潜水位线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A错误:植被遭破 坏主要影响地表径流、水土流失等,对地下等潜水位线这种特殊形态影响不大,B错误:雨 水下渗少不会直接导致等潜水位线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状况,C错误;乙地等潜水位线 呈中间低、四周高的闭合状态,类似“地下水漏斗”,很可能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 答案第1页,共4页高二年级9月学情调研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23题,共46分) 在海陆风比较明显的沿海地带,海风与陆地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称之为海风锋。某年 7月9日,山东半岛东部形成两支海风锋(下图),对当日天气带来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37.5N 37N1 图例 黄海 。风力风向 冷锋 121E 121.5E 122E 1.图示时刻接近当日() A.2:00 B.8:00 C.14:00 D.20:00 2.此时出现的另一支锋面位置位于图中() A.LI B.L2 C.L3 D.L4 3.受两支海风锋影响,此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