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241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8314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3张,课件,先生,书湖
  • cover
(课件网) 书湖阴先生壁 趣味导入·壹 你听说了吗?王安石又写新诗了! 真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安石发朋友圈了呀!给你看看。 湖阴先生、曾巩、韩维、吕公著 好友小院,值得赋诗一首! 湖阴先生:盼介甫常来! 湖阴先生、曾巩、韩维、吕公著 好友小院,值得赋诗一首! 湖阴先生:盼介甫常来! 好友?小院? 让我们看看王安石写了什么吧! 书湖阴先生壁 品读诗歌·贰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根据节奏大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幼时便酷爱读书,写文章下笔如飞,逻辑严密。 主要成就: 文学方面:与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曾巩、欧阳修合称“唐宋八大家”。 政治方面:推行了著名的改革———王安石变法”,以此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 诗人介绍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人生的晚年时期,是他第二次罢相之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半山园期间。公元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他呕心沥血推行的“熙宁新法”遭遇到重重阻力,最终失败。 “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的邻居兼好友杨骥(字德逢)的别号。从王安石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杨骥是一位品行高洁的隐士。在隐居期间,王安石与杨骥交往甚密,互为知音。他写了多首诗送给这位邻居,如《示德逢》《过杨德逢庄》等。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qí tà 书写,此处指题诗。 墙壁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同“常”,经常。 青苔。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 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书写,此处指题诗。 墙壁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同“常”,经常。 青苔。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 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书写,此处指题诗。 墙壁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同“常”,经常。 青苔。 推开门。“闼”,小门。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译文:茅屋经常被主人打扫得很干净,连一丝青苔也没有。 译文:院子里一排排整齐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栽培灌溉。 译文:门外,一条小溪温柔地护卫着农田,环绕着绿色的秧苗。 译文:远处,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将苍翠的山色送入眼帘。 探景寻情·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小院近景 院外远景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朴实勤劳,富有生活情趣。江南多雨,易生青苔,能做到“无苔”说明主人经常打扫。“手自栽”体现主人亲力亲为的性格特点。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将小溪和青山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使整个小屋外景变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