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 上 01 素养目标—明确要求 02 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03 要点精讲—典例精析 04 知识总结—加强记忆 05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素养目标 01 01 02 03 04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通过描述化学方程式的特征,能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激趣导入 02 红磷燃烧可表示为: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从目前的角度分析,这种表达方法有何不足? 该反应又可表示为: P+O2 P2O5, 这种表示方法与文字表达式相比有何优点 还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1.书写麻烦 2.不便交流 3.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4.不能表示各种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典例精析 要点精讲 要点精讲 03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O2 点燃 CO2 木炭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条件:点燃 元素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哪种表示方法能准确、简便地描述化学变化? 要点精讲 03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个不变 原子种类、个数、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C + O2 点燃 CO2 要点精讲 03 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3)再究———质量: ⑤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粗看———宏观: 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反应物的一种性质,生成物的一种可能制法; ③反应的类型。 (2)细看———微观: ④反应中各物质间的微观粒子数目之比。 注意:化学方程式无法呈现化学反应的快慢及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要点精讲 03 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如:C+O2 CO2,反应物为 和 ,生成物为 ,反应条件为“ ”。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即m(C):m(O2):m(CO2)= : : . (3)从微观上看,还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如:n(C):n(O2):n(CO2)= : : .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12 32 44 1 1 1 要点精讲 03 思考与讨论: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Fe + CuSO4 = Cu + FeSO4 微粒个数比 1 : 1 : 1 : 1 相对质量 56:(64+32+16×4): 64 :(56+32+16×4) 质量守恒 56 + 160 = 64 + 152 物质质量比 56 : 160 : 64 : 152 56g 160g 64g 152g 要点精讲 03 2H2 + O2 2H2O 点燃 微粒个数比 2 : 1 : 2 相对质量 (2×2) : (16×2): (2×18) 质量守恒 4 + 32 = 36 物质质量比 4 : 32 : 36 4g 32g 36g 思考与讨论: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要点精讲 03 试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其含义。 化学方程式:_____ 定性含义:_____ 定量含义:①分子个数比_____ ②物质质量比_____ 2H2O2 2H2O + O2 ↑ MnO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2∶2∶1 68∶36∶32 要点精讲 03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1)宏观读法: 和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 (2)质量读法: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微观读法: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12 32 44 1 1 1 C + O2 CO2 要点精讲 03 (1)宏观读法: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 (2)微观读法:每1个铁原子和1个硫酸铜分子生成1个铜原 子和1个硫酸亚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