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2972

课题2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日期:2025-11-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986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题,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件,教学设计,分层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2第2课时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课标分析 《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素养目标 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分析,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通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化学变化中微观粒子变化。 通过对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2H2 + O2点燃2H2O (1)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2)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 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 1.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思考讨论 温故知新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式子两边用一条短线连接 (2)标:在短线上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常用“△”号表示)、点燃、催化剂等。 (3)配: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4)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意: 1.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计量数,绝不能改动化学式右小标的数字,或在化学式中添加数字,否则就违背了客观事实; 2.在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化学式前边所配的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即不存在公约数; 3.对于同一个化学方程式,常常可以用几种不同方法进行配平,配平时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 生成新的状态: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 常见反应条件:加热 (△)、点燃、高温、通电、催化剂 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则不标“↓ 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则不标“↑” 箭头只标给生成物气体↑,沉淀↓ 【易错提醒】 点燃≠加热(△) ;点燃≠燃烧(不能写燃烧);高温≠加热(△);不能写成电解 1个条件:一般写在等号上方;2个条件:分别写在等号上下方 及时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2.最小公倍数法 (1)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 (3)再配平其他原子。 3.奇数配偶法 (1)找出关键元素: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 (2)把奇数配成偶数。 (3)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短线变等号。 【巩固提升】: 如果不进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左右两边原子数目往往不相等,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的过程在化学方程式两边添加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证明化学方程式已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