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发布公告,国际永久编号为529729号的小行星以西北大学命名,称为“Xida”星。该行星轨道半长径约3.0444478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大致相当于日地平均距离),绕日运行周期约为5.3年。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Xida”星轨道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天文学家推测“Xida”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根本原因是该行星( ) A.质量体积较小 B.距离太阳太远 C.公转周期太长 D.不存在大气层 3.当晚天气晴朗,在夜空中看到的月相最可能是( ) A.B.C. D. 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下图示意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土星和火星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按顺时针方向绕日运行 B.公转轨道为扁形椭圆 C.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 D.公转周期基本相同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宇航员顺利出舱。完成下面小题。 6.神舟十三号飞船( ) A.属于天然天体 B.位于河外星系 C.是载人航天器 D.围绕月球运转 7.对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地球通信易产生干扰的因素是( ) A.地球自转 B.太阳辐射 C.火山活动 D.太阳活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该地区(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春季的太阳辐射高于秋季 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 9.该地区8月与12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2022年8月9日,随着太阳活动周期逐渐接近最大值,在两周时间内,太阳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共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下图为太阳黑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太阳黑子位于( ) A.核心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11.太阳黑子的成因是( ) A.黑色物质在太阳表层聚集 B.太阳表层能量向外释放 C.太阳大气层剧烈活动 D.部分区域温度较周围低 12.在2023年前后,太阳活动将达到最大值,则上一次最小值可能出现在( ) A.2017年 B.2012年 C.2007年 D.2000年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地层中的化石一般能说明该地层的形成年龄,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三叶虫化石( ) A.比甲岩层早 B.比丁岩层早 C.一定是古生代末期形成的 D.因为三叶虫不适应环境才形成的 14.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生活环境可能是( ) A.陆地各种地形环境 B.冰冷的海洋环境 C.湖泊沉积环境 D.温暖的海洋环境 某地理实践小组在研学过程中发现一处化石(如下图),经专家确定是石炭—二叠纪时期的轮叶羊齿属类植物化石,距今大约有2.5亿至3.5亿年。完成下面小题。 15.轮叶羊齿属类植物,繁盛于( ) A.被子植物时代 B.裸子植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蕨类植物时代 16.下列事件中,与轮叶羊齿属类植物处于同时期的有( ) ①空中出现始祖鸟②地球生物经历一次最大灭绝事件③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④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向陆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17.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属于 (天体类型)。 (2)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 。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 行星。 (4)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这主要是由于 的缘故,其他原因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等。 (5)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