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3607

第2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26 张ppt)-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16827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中华民族大团结,2课,课件,发展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 发展 01 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02 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目录 03 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你能从图中找到你的姓氏吗? 你的姓氏可能反映了中华民族形成的什么特点? 导入新课 姓氏起源与早期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改汉姓与民族融合,姓氏演变反映的多元一体格局,现代姓氏中的民族融合印记。中国姓氏的演变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史诗,通过追溯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轨迹。 思考: 方言差异反映了中华民族形成的什么过程? 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一部中国史,就是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 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体格局。经过古代的自在发展、近现代以来的自觉发展,中华民族日益成为心灵相通、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 01 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 发展 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这片辽阔的大地,四周有自然屏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内部地形和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众多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环境,有利于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的几个较大的部落逐渐结成部落联盟,其中炎黄部落联盟后来形成了华夏族。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祭祀文化 黄帝祭祀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祭祀传统之一,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记忆,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 黄帝祭祀主要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形式 。公祭以官方名义组织,具有严格的规模和仪式,现代公祭包括九项仪程: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龙飞中华、瞻仰拜谒 。民祭则更注重家族传承和地方特色,如浙江缙云的黄帝祠宇祭祀就保留了南方独特的仪式传统 。 炎黄部落联盟后来形成了华夏族 华夏族不断壮大,形成了夏商周早期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周边各族经济文化互有往来,通婚联姻,政治上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02 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秦朝结束了战国时代地方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秦始皇实施郡县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 度量衡,又统一了岭南和周边疆域。汉朝国势强盛,疆域进一步拓展,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经过长期发展,华夏族与周边各族不断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人口庞大的汉族。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各民族不断迁徙,相互交融。北方和西北的匈奴、鲜卑、羯、氏(Di)、羌等民族大量迁入中原。西晋时,内迁到山西、陕西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到北魏时,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族错居杂处,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