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5097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1张PPT+视频) 统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3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89596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张,上册,历史,八年级,2024,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学习目标 及重难点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表现,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运用史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影响,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的反抗斗争精神。 甲午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影响 一、重点: 二、难点: 1、战争爆发的原因 新课讲授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根本原因: 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②直接原因: 1984年朝鲜东学道起义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战争爆发的标志 ———1894年丰岛海战 (1)平壤战役 左宝贵 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左宝贵(1837—1894)山东费县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主要战役 (2)黄海海战 邓世昌语录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此 日 漫 挥 天 下 泪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受伤后仍坚持督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指挥两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海军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突破鸭绿江防线,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徐邦道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在他的《旅顺落难记》里有这样一段: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幼,没有饶过一个。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亦有开膛破肚的,亦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到处都有。” (4)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写信给丁汝昌,劝其率舰队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 丁汝昌 4、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知识延伸:阅读材料,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项目 军舰 平均航速 总吨位 总兵力 火炮/速射炮 中 10艘 15.5海里 31366吨 2000余人 173/0 日 12艘 16.4海里 40849吨 3500余人 268/97 材料2:1888年开始,慈禧太后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吴杰章《中国近代海军史》 材料3: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兹决定从国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