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5136

1.2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表格式教案-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303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华民族,形成,发展,格式,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
  • cover
《中华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2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教材分析 遵循《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目标要求中“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第一单元《伟大的中华民族》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增进家国情怀。 第2课《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侧重于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深刻认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充分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强化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时间线索,连接中华民族的三个历史发展时期,从起源和早期发展———古代发展———近现代发展,列举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理解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通过“文成公主进藏”等生动历史故事的呈现,理解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积极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3、通过总书记讲话精神,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中运用正确的民族观认识理解民族关系,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生成“中华民族一家亲”情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增进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 受学生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的影响,他们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合作探究、启发式等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素材、备课; 教学过程 讲授 新课 寻根篇·追溯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一部中国史,就是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团结》第二课《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新课讲授: 【过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视频《风从千年来》,一起踏上寻根之旅。 播放视频:《风从千年来》 教师提问:请问视频中的哪些场景令你印象深刻? 学生1:视频中的轩辕皇帝祭祀大典规模盛大,祭祀广场四周被苍松翠柏紧紧环绕,场面十分庄严肃穆。 学生2:镜头捕捉到一对赶赴黄帝陵祭拜的华侨父子,不远万里赶回中国祭拜黄帝,其情其景十分感人。由此可以看出,黄帝陵,就是全球华人的根和魂。 教师:为什么每年都会举行黄帝陵公祭活动? 学生: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帝祭祀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阳民祭的制度。现在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的华侨华人回国祭拜黄帝陵,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已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共祭轩辕黄帝是全球华人血脉相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