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与屈辱,见证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使中国渐渐走向富强,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直观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了解中国梦的本质,知道中国梦的实现与个人努力息息相关。 2.通过了解黑龙江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相关案例,分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通过了解同辈榜样树立梦想并为之努力的故事,感悟个人梦想的实现能助力实现中国梦,树立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为更美好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的意识,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梦的由来,梳理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 中国梦的内涵与本质,深入剖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 推进实现中国梦的做法,理解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辩证关系,明白个人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价值与作用。 激发学生将对中国梦的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我国近年来重大成就的视频。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令人骄傲的成就,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你们知道这些成就与我们国家的一个伟大梦想有什么关系吗? (二)新授 1.近代中国苦难历程展览区 展示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的图片,讲述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 提问:大家认为我们国家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的先辈们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后,讲解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的不懈探索(展示相关图片,补充讲解)。 总结: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运而生。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让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 2.中国梦的内涵与本质展览区 展示习总书记阐述中国梦的资料。 展示中国在科技、文化和民生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和中国的GDP排名、工业增加值的案例和图表 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中国梦? 展示中国梦的本质。 详细解释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学生分组讨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推选代表进行发言。 强调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示 “脱贫攻坚伟大成就” 的案例,包括脱贫前后对比的图片、数据,以及脱贫群众的真实故事。 提出问题: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功与中国梦有怎样的联系?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出实现中国梦需要哪些努力?(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小组讨论,并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讲解:联系———中国梦的本质在脱贫实践中具象化;②脱贫攻坚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工程;③制度优势是连接脱贫成果与中国梦的桥梁。需要的努力———坚持党的领导与国家战略引领;②以产业创新激活发展内生动力;③凝聚政府、社会与人民的合力;④坚守 “以人民为中心” 的价值导向。 3.中国梦实践路径展示区 展示近年黑龙江省在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全面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