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6421

7.1.1 燃烧的条件 课件(共28张PPT 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人教版( 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76973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1.1,九年级,化学,初中,2024,人教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九上 7.1 燃料的燃烧 (第一课时 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的条件,通过实例探究与分析,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3.学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方法分析燃烧条件的实验,并能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 火的发现与利用 钻木取火 火烧赤壁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那么,物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燃烧都有什么共同特征?什么是燃烧? 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作燃烧。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泥土 火柴 石头 木材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吗? 只有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是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 那么,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1)在500 mL烧杯中加入3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在铜片上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1)在500 mL烧杯中加入3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在铜片上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结论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60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1)在500 mL烧杯中加入3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在铜片上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结论 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或空气)。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白磷燃烧。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结论 燃烧的条件: 预习 准备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注意: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即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注意:着火点对于某物质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不能升降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预习 准备 火亦可能 造成巨大 损失 火可以 造福人类 如何灭火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预习 准备 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灭火,并讨论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 隔离可燃物 纸箱着火, 用水浇灭 森林中或森林与村庄之间, 设置防火隔离带 油罐着火, 用水喷淋 隔绝空气 油锅着火, 锅盖盖灭 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使温度降低到油的着火点以下 水可以吸收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预习 准备 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灭火的原理 破坏 符合其中一个原理即可灭火。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预习 准备 蜡烛燃烧实验示意图 简易灭火器的设计与制作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分析和解释。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预习 准备 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 Ⅰ Ⅱ Ⅲ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蜡烛正常燃烧 有气泡产生,蜡烛很快熄灭 烧杯隔绝氧气 蜡烛接触空气,燃烧条件没有改变 反应生成的CO2不能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