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7169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5.1图形的轴对称 举一反三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322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形的,原卷版,讲义,举一反三,轴对称
    15.1图形的轴对称 【知识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 【知识点2】作图—基本作图 3 【知识点3】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4 【知识点4】轴对称的性质 4 【知识点5】轴对称图形 6 【题型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7 【题型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9 【题型3】与尺规作图相关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与判定 11 【题型4】原命题、逆命题与互逆命题 13 【题型5】互逆定理 15 【题型6】轴对称图形 18 【题型7】对称轴的条数 20 【题型8】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23 【题型9】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4 【题型10】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6 【知识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2)性质:①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_____  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_____  ③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1.(2025 广西模拟)如图,在△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2,则AC的长为(  ) A.3B.4C.5D.6 【答案】D 【分析】连接BD,可知AD=BD,在Rt△BCD中,可知∠BDC=60°,可求得BD的长,则AC=AD+CD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连接BD,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 ∵∠A=30°, ∴∠BCD=60°, ∴BD=2CD=4, ∴AC=AD+CD=4+2=6, 故选:D. 2.(2025 子洲县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点O是△ABC内一点,连接OB、OC,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D,若OB=OC,BC=8,则CD的长为(  ) A.4B.5C.2D.6 【答案】A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解:∵AB=AC,OB=OC,O在AD上, ∴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CD=BC=4, 故选:A. 【知识点2】作图—基本作图 基本作图有: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2025春 绿园区校级期中)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连接AC.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D,A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 A.3B.C.4D. 【答案】B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CEA=∠CEA,得到CE=AC,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作图可知,AE平分∠CA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BC,BC=AB=3,∠B=90°, 在Rt△ABC中,AC=3, ∵AE平分∠CAD, ∴∠CAE=∠DAE, ∵AD∥BC, ∴∠CEA=∠DAE, ∴∠CEA=∠DAE=∠CAE, ∴, 故选:B. 2.(2025春 香坊区期末)画出△ABC的BC边上的高,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分析】根据BC边上的高的定义和基本作图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过A点作BC边的垂线,垂线段为BC边上的高, 所以C选项的画法正确. 故选:C. 【知识点3】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1)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包含两层含义: ①有两个图形,且这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②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只能是把它们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 【知识点4】轴对称的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由轴对称的性质得到一下结论: ①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②如果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