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7195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

日期:2025-11-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6318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列宁,十月革命,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二月革命 (一)背景 棉纺织品 钢铁 煤炭 铁路 76% 190% 131% 增加到32000公里 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俄国的国民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列宁 一、二月革命 (一)背景 ·1.1861年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发展依旧缓慢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腹 一、二月革命 (一)背景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200多万人被俘虏。 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 一战中的俄国士兵 一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一、二月革命 (一)背景 ·1.1861年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发展依旧缓慢 ·2.一战激化俄国的社会矛盾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一、二月革命 打倒沙皇! 打倒战争! 一、二月革命 (二)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二月革命 (三)临时政府 ·决定继续进行一战 ·引起民众更大不满 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战场俄军惨败 ·2.国内大饥荒 ·3.临时政府陷入巨大危机 二、十月革命 (二)列宁 ·俄国马克思主义领导人 ·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 ·认为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二、十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 (三)十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 (三)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领袖:列宁 ·地点: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 二、十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 (三)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领袖:列宁 ·地点: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 ·结果:推翻临时政府,获得胜利 三、建立新政权 (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 ·1.全国建立苏维埃政权 ·2.颁布《和平法令》 ·3.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新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三、建立新政权 三、建立新政权 (二)巩固政权 ·1.政治:废除旧国家机器,建立新政府机关 ·2.军事: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 ·3.经济:①工业:大工业、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农业: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土地给农民耕种 ·4.外交: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②退出一战 ·5.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浪潮 三、建立新政权 (三)意义 ·1.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3.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国 ·4.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课堂小结 经济发展缓慢 一战激化矛盾 二月革命 推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 巩固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时间 人物 起义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7日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彼得格勒起义 列宁与十月革命 革命进程 历史背景 历史意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