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9207

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件(共29张PPT) 高一上学期生物 人教版 必修1

日期:2025-10-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537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人教,生物,学期,高一
  • cover
(课件网) PLANT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第四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目 录 01 主动运输 02 胞吞与胞吐 课堂导入 作物生长中期需要追肥以补充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虽然植物细胞中这些元素浓度较高,但仍能从土壤中不断吸收这些物质,这其中的运输过程是怎样的? 【学习目标】 1.阐明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2.明确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3.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解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问题探讨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20 ~ 25 倍。 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碘浓度低 碘浓度高 【讨论】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不是。被动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的 2.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3.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普遍性 问题探讨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ATP 载体蛋白 【实例】 ①葡萄糖、氨基酸等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②离子通过细胞时,若不标明膜两侧浓度,则默认是主动运输 ③K+进细胞,Na +出细胞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低浓度 高浓度(逆浓度梯度) 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运输 ②需要转运蛋白 ③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的过程 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的特定部位结合 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离子或分子跨膜转运 载体蛋白恢复,进行下一轮转运 由能量推动 主动运输 形象记忆 下坡运输—协助扩散 上坡运输—主动运输 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 下坡-顺浓度 不耗油-不耗能 上坡-逆浓度 耗油-耗能 主动运输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浓度差 载体蛋白的数量 运输速率 能量 0 能量(氧气浓度) 扩散速率(V) 细胞外浓度 0 P点后运输速率受载体蛋白数量制约 B A P 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能量的限制 B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主动运输 温度 温度 影响 生物膜的流动性 酶活性 呼吸速率 影响 物质运输速率 影响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的特点 01 具有特异性(或专一性) 02 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 03 转运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可重复利用 但具有饱和性 04 主动运输 实例 人体红细胞内 K+浓度是血浆 K+浓度的30多倍,而红细胞内 Na+浓度仅为血浆 Na+浓度的 1/6,但红细胞仍然不断地吸收 K+和排出 Na+。 海带细胞内的碘浓度比周围海水中的碘浓度高得多,但细胞仍能继续吸收碘。 主动运输 意义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桐花树的泌盐现象:生活在高盐度的海水中,通过叶片排出多余的盐分,维持体内低浓度的盐类,以减轻盐对植物的伤害。 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转运蛋白 能量 举例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不消耗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进入细胞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 不消耗能量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需要载体蛋白 消耗能量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等 与社会的联系 囊性纤维病 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 肺 黏液阻塞了气道 胞吞与胞吐 胞吞 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细胞膜内陷 从细胞膜分离 大分子物质 小囊 囊泡 进入 包围着大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