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 B.钻木取火 C.粮食发酵 D.冰雪融化 2.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抗癌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3.“洋蛇灯”作为安徽省肥东县的非遗项目,确实为当地的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氛围。分析下列选项并找出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以竹篾扎制“洋蛇” B.彩衣、头饰装扮“洋蛇” C.燃烛焚香,迎接“洋蛇” D.众人合力,舞动“洋蛇” 4.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人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C.化学不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5.加热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是: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陶土网;⑤铁架台(带铁圈); ⑥酒精灯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①⑥ D.②④⑤⑥ 6.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铁水铸剑 D.用石块修筑长城 7.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车胎爆炸 C.煤的干馏 D.石油分馏 8.“见著之微,见微之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为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种类和大小都不同 C.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只有石墨和足球烯能在氧气中燃烧,金刚石不能燃烧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固体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10.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鲜牛奶变质 B.钢铁生锈 C.钢丝球刷碗 D.烧煤气炒菜 11.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2.利用图1传感器采集蜡烛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2中的曲线1表示瓶内O2浓度的变化体积分数 B.燃着的蜡烛能在体积分数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CO2导致 D.蜡烛燃烧初期,O2的浓度下降后又升高可能是燃烧放热引起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块状固体或颗粒状固体时使用 ,粉末状固体使用 。 14.完成下列填空。 (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C) 氮(N) 氧( ) 氟(F) 氖(Ne) 钠( ) (Mg) 铝( ) 硅(Si) (P) 硫(S) 氯( ) 氩(Ar) 钾(K) 钙(Ca) (Zn) 铁( ) 银(Ag 汞(Hg) 钡(Ba) (Cu) 锰( ) 15.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 轻轻地在瓶口 ,使 飘进鼻孔。 16. 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17.将下列右行的“不良后果”与左行的“错误操作”对应填空(填字母)。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A.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 ②试管外壁不干燥 B.标签受腐蚀 ③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C.加热时,试管破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