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过滤浑浊的水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加热液体 2.美国公司生产的“自净玻璃”的神奇之处全在于它穿上40纳米厚的二氧化钛“纳米膜外套”。其“纳米膜外套”可与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作用,分解落在玻璃上的有机物,使有机物化为乌有;还能使玻璃表面的雨点或雾气变成一个薄层而使玻璃表面湿润,并洗掉表面的脏物。工业上二氧化钛可用下列方法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3.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可用一种名为超氧化钾的黄色固体作生氧剂,其反应原理为:,该反应中的值是 A.4 B.3 C.2 D.1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不适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变化是 A.煤着火燃烧后剩下的灰烬质量比煤轻 B.蜡烛燃烧质量越来越小 C.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铁丝质量重 D.水沸腾后质量明显减轻 7.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7 B.28 C.44 D.56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比较和CuO对分解的催化效果 9.下列实验装置(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10.图所示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产物有三种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C.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D.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1.创新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如图所示,先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加热B处下方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试管内盛放水。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A处二氧化锰粉末逐渐消失 B.硫粉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C处水的作用是吸收氧气 D.该实验具有节约试剂、操作简单等优点 1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现取和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 B.反应后生成和的质量比为 C.原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D.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二、非选择题 13.元素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 (填“会”或“不会”)改变。 14.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15. Al+ Fe3O4 Al2O3+ Fe。 16.试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其含义。 (1)化学方程式: ; (2)定性含义: ; (3)定量含义: ①分子个数比 ; ②物质质量比 。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I)进行改进,设计了一套简易“供氧器”(图II)。 (1)利用图Ⅱ中的“反应器”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图I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3)为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正确顺序为_____(填选项代号); A.a→b→c→d B.a→b→c→e C.a→c→b→d D.a→c→b→e (4)气体收集满后,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小明在使用家用除湿盒时发现盒内有白色颗粒状物质。查阅资料获知是CaCl2固体,CaCl2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易吸水,溶液呈中性。CaCl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59.5 65.0 74.5 100 116 18.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