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 知识点、考点归纳与训练 考点3.词语 第一单元 1.B【解析】A.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C,伴侣:这里指同学。D.苍茫:旷远迷茫。 一 沁园春·长沙 2.A【解析】B.携:携手。C.指点:评论。D.意气: 【知识巩固】 志向、气概或精神状态。 一、填空题 考点4.文本赏析 1.qin zheng rong gěqide 1.D【解析】《沁因春·长沙》属于长调。 2.毛泽东词牌名长沙 2.B【解析】相对于文中上句“万山红遍,层林尽 3.承上启下 染”,作者是在远眺;那么这句“漫江碧透,百舸争 二、选择题 流”,作者是在近观,所以写的是近景。 1.B【解析】怅:惆怅,感慨。 考点5.阅读 2.D【解析】应为“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 3.D【解析】“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词词牌名题目 错误,应为“以游水搏浪之虚来写人生奋斗之实。” 2.食邑万户的侯爵大军阀、大官僚 三、简答题 3.视…如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 1.(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4.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刻画了一群青春年少、神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描绘 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自信昂扬的有志青 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秋色图。 年形象。 2.①独立寒秋图。②湘江秋景图。③峥嵘岁月图。 (二) ④中流击水图。 1.(1)满江。 【考点探究】 (2)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考点1.字音 (3)本指鸟盘旋地飞,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l.A【解析】B.吮吸(sh心n)。C.慰藉(jie)。D.道 (4)深秋天气。 劲(jing) 2.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 2.A【解析】A.漫江(man),百舸(g),百侣曾游 3.生动刻画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给碧绿清澈的 (1ǚ)。 江面增添了昂扬奋进的气息。 考点2.字形 4.失意、恼恨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1.A【解析】A.“不知所错”应为“不知所措”。 5.不能。“沉浮”有两个含义:①在水面上出没; 2.D【解析】D.“书生义气”应为“书生意气”。 ②比喻起落盛衰消长。在文中,“沉浮”一词是针 1…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塞础模块上册 对“国家命运”而言,所以这个词用的是它的比 和斗争,展现了革命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歌 喻义。 颂了革命人民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尚的生活情 二 风景谈 操,抒发了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革命根据地 【知识巩固】 的挚爱之情。 一、填空题 【考点探究】 1.妩颀怠秃曳碣跌脊 考点1.字音 2.狭义诗歌小说戏剧形散而神不散 l.C【解析】A.戈壁(g),浅濑(1ài)。B.高秆 3.沈德鸿雁冰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gan),隆起(I6ng)。D.西装苹履(Iǚ)。 二、选择题 2.D【解析】A.粗糙(cāo),黑越魈(xū)。B.泥浆 1.D【解析】答见(piē). (jiang),促膝而坐(xi)。C.氛国(n),荷枪 2.A【解析】濑:沙石上的急流。 (he),怡然自得(yi)。 3.B【解析】第一空:前半句说大自然单调平板,后 考点2.字形 半句说加上人的活动有改变,前后形成转折。 1.C【解析】“辩认”应为“辨认”,“万赖俱静”应为 “然而”和“但是”都能表转折,而“如果”表假设, “万籁俱静”。 这里并非假设情况,所以C选项“如果”不合适,2.B【解析】“安祥”应为“安详”,“遗笑大方”应为 先排除C。第二室:“加上了人的活动”后就产生 “胎笑大方”。 “完全改观”的结果,是一种顺承关系。“才”表示考点3.修辞 条件充分后才怎样,“就”更能体现这种顺承,即1,D【解析】D项是一般疑问句,不是反问。反问 一旦加上人的活动就有了改变,所以“就”更合 是明知故问,无疑而问。 适,A选项“才”不合适,排除A。第三空:“这不2.D【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似 是‘风景’吗?”是反问句,“难道”常用来引导反问 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在现实情境中, 句,加强反问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