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5739

12.2.4 边边边 课件(共28张PPT) 华东师大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

日期:2025-10-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222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2.4,边边,课件,28张,PPT,华东师大
  • cover
(课件网) 12.2.4 边边边 第12章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理解并掌握“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重点) 2.运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课堂引入 (1)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 (2)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呢? 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问题1 如图,已知线段a,b,c,试作△ABC,使BC=a,AC=b,AB=c. 提示 作法:(1)作线段BC,使BC=a; (2)以点B为圆心、线段c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以点C为圆心、线段b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A; (3)连结AB,AC. 如图,△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问题2 把你作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或剪下你作的三角形,放到其他同学作的三角形上,看看是否完全重合,所作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提示 它们完全重合,所作的三角形都全等. 知识梳理 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几何语言: 如图,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注意点:(1)运用“SSS”证明全等时,要注意题目中隐含条件:公共边、线段的中点等; (2)由“SSS”这一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只要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 (课本P81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B,AB=CD.求证:∠B=∠D. 例1 证明 在△ABC和△CDA中, ∵CB=AD(已知),AB=CD(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反思感悟 找等边的常用方法: (1)题干中直接得出; (2)公共边相等; (3)等边加(或减)等边,其和(或差)仍相等; (4)由中线的定义得出线段相等. (课本P83练习第2题)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 (1)求证:∠A=∠D; 跟踪训练1 证明 ∵BE=CF, ∴BE+EC=CF+EC, 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A=∠D. (2)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说明你的理由. 解 平行的线段有AB∥DE,AC∥DF. 理由:∵△ABC≌△DEF, ∴∠ABC=∠DEF,∠ACB=∠DFE. ∴AB∥DE,AC∥DF. (课本P81例7)按如图所示的尺规作图的作法,证明∠A'O'B'=∠AOB. 例2 证明 如图,连结CD,C'D'.在△C'O'D'和△COD中, ∵O'C'=OC(所作),O'D'=OD(所作),C'D'=CD(所作), ∴△C'O'D'≌△COD(SSS). ∴∠C'O'D'=∠CO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A'O'B'=∠AOB. 按如图所示的尺规作图法,求证:OP为∠AOB的平分线. 跟踪训练2 证明 如图,连结PM,PN, 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知,OM=ON,PM=PN, 在△MOP与△NOP中, ∴△MOP≌△NOP(SSS), ∴∠AOP=∠BOP, ∴OP为∠AOB的平分线. 1.如图,AC=AD,BC=BD,这样可以证明△ABC≌△ABD.其依据是 A.SSS B.SAS C.SSA D.ASA √ 2.如图,已知∠AOB,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OB于点E,F,再以点E为圆心,EF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弧①于点D,画射线OD.若∠AOB=26°,则∠BOD的度数为 √ A.38° B.52° C.28° D.54° 解析 由作图可知,OD=OE=OF,EF=DE, ∴△ODE≌△OFE(SSS), ∴∠EOD=∠EOF=26°, ∴∠BOD=2∠AOB=52°. 3.如图,已知DC=BC,AD=AB,∠B=118°,则∠BAC+∠ACD的度数为 A.52° B.62° C.72° D.118° √ 解析 在△ABC和△ADC中, ∴△ABC≌△ADC(SSS), ∴∠ACB=∠ACD, ∵∠B=118°, ∴∠BAC+∠ACB=180°-118°=62°, ∴∠BAC+∠ACD=62°. 4.如图,AC=FD,BC=ED,要利用“SSS”来判定△ABC和△FED全等时,下面的4个条件中:①AE=FB;②AB=FE;③AE=BE;④BF=BE,可利用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