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7219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共1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974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0.2,高中,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二框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探究与分享一:庖丁解牛 庖丁初学解牛时,只对牛的外部特征有直观的认识,不知道该从何处下刀。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他逐步知道了牛的内部结构,达到了“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的”阶段。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庖丁弄清楚了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时呈现在他面前的牛,不是最初的“只见其表不知其里”的牛,而是一头“既知其表又知其里,且知道其表里关系”的牛。 → 感性具体 → 思维抽象 → 思维具体 思考:庖丁对牛的认识分别体现了认识的发展的哪些阶段?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1)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局限性: 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 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 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注: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因此有正确错误之分)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含义: 2、思维抽象 (2)目的与内容: 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 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 据实践需要不同,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例:小明是一个高中生。因为已经舍弃了小明在性别、年龄、籍贯、性格等许多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他作为“高中生”的这种规定性。这就是一种思维抽象。 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 相关链接P88-1 : 如何理解抽象: 判断:他抽象出的抽象,太抽象了。 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 (1)当作动词使用: 指一种思维活动,指人的思维从事物整体中提取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活动。例:这朵花是红色的,将“红色”这种属性从这朵花的多种属性中提取出来,至于这朵花的其他属性,如形状、气味等被思维舍弃了。 (2)当作名词使用: 作为上述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得出的某个概念(如红色)或判断(如这朵花是红色的),我们也可称为抽象 (3)当作形容词使用: 例:这是一种抽象的认识。 你的话太抽象。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2、思维抽象 ①分离: 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 --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 分离即在思想上暂时把认识对象从整体的历史联系中剥离出来,在相对孤立的状态下进行考察。 (3)思维抽象的环节: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 ②提纯: 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就是在思想上对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其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出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在纯态下进行考察。 ③简略化: 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 (即将抽象出的结果,用概念和判断的形式固定下来) 如:爱因斯坦总结出的质能方程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属于思维抽象的简略化。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2、思维抽象 -- 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 如:伽利略只用公式s=1/2gt (s表示物体在真空中的坠落距离,t表示坠落的时间,g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就表达了落体定律。 (3)思维抽象的环节: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2、思维抽象 ④理想化: 理想化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 (在自然状态中,思维所抽象的那种事物的理想化状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