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7267

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4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1-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6505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思维,12.2,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二框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第一目:逆向思维的含义 第二目:发挥思维正逆互补作用 课标要求 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 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核心 素养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逆向思维,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培养逆向思维或正逆互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公共参与:抓住逆向思维的时机,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做到正逆互补。增强逆向思维的意识,克服逆反心理。 逆向思维 第一目 逆向思维的含义 情境思考:下列示例体现了什么思维(正向or逆向思维)? 1、父母督促、辅导小孩做作业,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检查。 2、孩子不愿意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 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只是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1)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比如:夏日炎热,人们需要凉风;而冬季严寒,人们期待温暖。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 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矛盾进行逆向思维,将夏日里炎热的空气反向转变为寒冷的空气、冬日里寒冷的空气反向转变为温暖的空气,就可能有所创新。 2、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2)特点: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4、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结构逆向)P109-3 ①原因: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②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最初电烤炉(热源在下方、食物在上方———食物熟,但是油迹斑斑) 如今的烤箱(热源在上方,食物在下方———食物熟,避免油渍四溅) 人在外面,把动物关在笼子中(人开心,动物不开心) 人关在游览车里,把动物放出来(人开心、动物也开心) 常见的结构顺序如: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等作交换性思考。P110--相关链接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状态逆向)P110-1 ①原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②作用: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苦、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进而产生新的认识。 过去人们上下楼梯是人动而楼梯不动,有人通过逆向思维设想,能否把人和楼梯的动静状态进行转换,楼梯动而人不动呢?于是就有了自动扶梯。 动与静 冷与热 4、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①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 ②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功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