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7270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共17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9355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思维,13.1,必修,选择性,统编,思想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一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目录 01 超前思维的含义 02 超前思维的特征 超前思维的含义 01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超前思维: (1)依据: (2)含义: ①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客体) ②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主体)P114一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超前思维: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①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诸葛亮根据三国当时的发展规律,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对三国形势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②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 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 ,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含义),诸葛亮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运用了超前思维。诸葛亮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三国局势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了曹超、孙权和刘备等豪杰并起的发展状态。诸葛亮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三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进而推理得出“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进而推理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为刘备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所以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就正确地预测推断出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形势。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超前思维: (3)表现: 超前思维 根据图表分析超前思维的表现? ①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②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超前),称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P114二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超前思维: (1)依据: (2)含义: (3)表现: ①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客体) ②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主体)P114一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 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 ,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P114一 ①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②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超前),称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P114二 P114(1)-(3)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2、超前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