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7371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2.3多姿多彩的动物-第二课时》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4772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2.3多姿多彩的动物-第二课时,核心,2024,浙教,素养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征,归纳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运动与呼吸等特点,能分析归纳这三类动物的重要特征,并且基于证据与逻辑,阐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能在真实情景中提出探究问题,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获得证据,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了解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 1、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一条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 ,这样的动物称为 。 类型 特点 代表动物 鱼类 (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 ; (3)用 呼吸;(4)用 游泳; (5) 生, 受精;(6) 温动物 代表动物: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易错动物:海马、鲨鱼、黄鳝 两栖类 (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 (2)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兼用 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 (4) 裸露,有丰富的腺体; (5) 生, 受精;(6) 温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易错动物:娃娃鱼(大鲵) 爬行类 (1)体表有 ;(2)用 呼吸; (3)贴地爬行;(4) 生, 受精; (5) 温动物 代表动物:蛇、龟、变色龙、鳖、蜥蜴 易错动物:鳄鱼、甲鱼 鸟类 (1)身体呈 ;(2)体表被 ; (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 (5)体温 ;(6) 生, 受精; (7)飞翔生活 代表动物:鹰、猫头鹰 易错动物:企鹅、鸵鸟、鸡、鸭 哺乳类 体表被毛; (2) ; (3)体温 代表动物:老虎、袋鼠 易错动物:白鳍豚、蝙蝠、鲸鱼、美人鱼 2、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 (1)全身 (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 (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胸肌 (牵动两翼飞翔); (3)口内牙齿退化,长骨中空,既坚固又轻巧(减轻飞翔时的体重); (4)有气囊和肺相通,能进行双重呼吸(为飞翔提供足够的氧气); (5)脑比较发达。 3、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 从水生到 ;从低等到 ;从简单到 ;从卵生到 ;从变温到 。 【课中研学】 一、脊椎动物 1.动物分类 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特点的不同, 可以将它们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 鱼类 (1)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 (2)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 淡水鱼、海水鱼 (3) 探索活动 ① 取一条鲫鱼,将它放在解剖盘中,观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鱼的体表常有鳞片覆盖,体形为流线型,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能保护身体和减小阻力 ② 轻轻掀开鳃盖,仔细观察其颜色和结构。想一想,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含血红蛋白;鳃丝既多又细,展开时能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 ③ 将鲫鱼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观察它是怎样运动的。 通过身体躯干与尾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④ 用滴管吸取一些火龙果汁 ,慢慢地滴在鲫鱼口的前方,观察果汁是怎样流动的。 果汁流进鱼的口 ⑤ 观察完成后,将鱼迅速放回干净的水中。 (4) 自主思考 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2.两栖类 (1) 蝌蚪 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和鳃消失,出现四肢和肺,因此青蛙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它们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 (2) 青蛙的呼吸 青蛙用肺呼吸,结构简单,不发达。 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3) 代表性动物:蝾螈、蟾蜍、大鲵 (4) 主要特征: ①幼体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