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8420

1.3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生物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488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七年级,2024,北师大,生物,生物学
    1.3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导学案) 1.分析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其放走猎物的实例,讨论和归纳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法获得事实和证据,运用逻辑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3.说出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初步建立探究实践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4.初步感受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体会生物学研究需要敢于质疑、严谨求真和理性分析等品质 学习重点 1.响尾蛇迫踪猎物的研究方法分析。 2、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学习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交流法和_____。 2.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会迅速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吞下,而是_____,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 3.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_____,而不能看清物体。 4.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_____的结构,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体温7。 5.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_____。 解析:1.答案为 “实验法”。在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实验法是其中重要且基本的一种,文档中明确提及了这几种方法,并强调实验法在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2.答案是 “放猎物逃走”。这是响尾蛇捕获猎物后的典型行为,文档中对该行为有清晰描述,为后续探究其追踪方式提供了背景。 3.答案为 “光”。响尾蛇的视力存在局限,只能感受可见光,无法看清物体,这一特点在文档中被指出,是分析其追踪方式的重要依据。 4.答案是 “热”。响尾蛇眼下方有感受热的结构,能感知较近动物的体温,这一生理结构特点在文档中有说明。 5.答案为 “气味”。文档提到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这与其追踪猎物的方式可能相关。 二、实验法的研究过程 1.实验法研究响尾蛇追踪猎物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针对响尾蛇追踪猎物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 3.实验设计的 3 个原则分别是设置对照实验原则、_____和重复实验原则(减少实验误差)。 4.响尾蛇追踪猎物的实验中,实验一(实验组)使用的是_____,实验二(对照组)使用的是没有被蛇咬的死老鼠。 5.响尾蛇能追寻到_____的老鼠,不能追寻到没被咬过的老鼠。 6.实验一(实验组)中,响尾蛇去追寻被咬伤的老鼠的原因是:老鼠体内有响尾蛇的毒液,响尾蛇根据_____追寻猎物15。 7.实验法的一般步骤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_____、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解析:1.问题是 “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这是实验法研究响尾蛇追踪猎物时首先提出的核心问题,是整个探究的起点。 2.假设为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该假设基于响尾蛇的相关特性和行为提出,是后续实验设计的基础。 3.答案是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需遵循三个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明确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4.答案为 “被蛇咬过的死老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在于老鼠是否被蛇咬过,以此对比探究毒液气味对响尾蛇追踪行为的影响。 5.答案是 “被咬过”。实验结果显示响尾蛇能追寻到被咬过的老鼠,这与假设中毒液气味是追踪标记的推测一致。 6.答案为 “毒液气味”。实验组中响尾蛇因老鼠体内有其毒液,可通过感知毒液气味进行追寻,验证了假设。 7.答案是 “实施实验并记录”。这是实验法一般步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记录数据,为后续分析和得出结论提供依据。 三、种子萌发实验 1.小明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针对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