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C C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C A 材料分析题 16 人类遗址:元谋人(2分) 依据:化石(2分) 房屋名称:干栏式建筑(2分) 主要粮食作物:粟、黍(任答一点得2分) 尊称:人文初祖(2分) 17 ①:禅让制(2分) ②世袭制或王位世袭制(2分) 政治制度:分封制(2分) 意义: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2分) 特征:多元一体(2分) (注:加粗的为易错字)七年级历史答题卡 命题人:徐洁 审核人:郁步锋 试做人:张晓丽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A]B][C[D]2.[A][B][C][D] 3.[A][B][C]D]4.[A][B][CD] 5.[A][B][C][D] 6.[A][B][C[D]7.[A][B][C[D] 8.[A]B][C][D] 9.[A][B][C][D]I0.[A]B][C][D]1L.[A][B][C[D] 12.[A][B][C[D] 13.[A[B][C][D]14.[A]B][C][D]15.[A][B][C][D] 二、材料分析题(20分) 16.(10分) (1)人类遗址: 主要依据: (2)房屋名称: 主要粮食作物: (3)尊称: 17.(10分) (1)①制度名称: ②制度名称: (2)政治制度: 意义: (3)特征:七年级历史 命题人:X审核人:X试做人:X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和蓝田人化石的研究,为探讨人类在东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这些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最直接有助于研究( ) A.人类起源与进化B.原始农业起源C.远古传说真实性D.王朝更替规律 2.2025年考古团队在北京周口店遗址新发现一块古人类化石,并在此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多处灰烬堆,灰烬中包含烧骨、烧石和朴树籽。据此推断,该古人类() A.已掌握人工取火B.会保存火种C.种植农作物D.使用磨制石器 3.观察如下历史地图可知,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 A.都居住在洞穴里 B.集中在我国东南部 C.循江河流域分布 D.以捕猎为主要生计 4.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该词句“人猿相揖别”的标志应该是( ) A.过上定居生活 B.北京人的发现 C.制作和使用工具 D.家畜的饲养 5.在重庆云阳大地坪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几块 5000 多年前的古老陶片,陶片上粘附着一些神秘的物质,经确认这些神秘物质就是人工栽培水稻。这可用于研究( ) A.炎黄部落的早期起源 B.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 C.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D.早期猿人向人类进化的规律 6.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从墓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都是比较丰富的。这可以用来说明大汶口文化( ) A.贫富差距尚不明显 B.手工业高度发达 C.贫富分化较为突出 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7.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史料。某同学以“悠久的中国原始农业”为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其中属于研究该主题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诗经》的相关描述 D.《齐民要术》的记载 8.《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9.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10.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东周开始B.夏朝建立C武王伐纣D.商汤灭夏 11.“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成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 ) A.青铜制造业发达 B.周王室权力加强 C.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D.诸侯争霸 12. 春秋时期,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