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Mg:24 Al:27 S:32 Cu:64 Zn:65 Ag:108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民以食为天”,下列南阳特色食物中关于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河凉粉美味可口,凉姜水、蒜泥、食醋、辣椒油等都是必备佐料,辣椒油与铁制容器接触比食醋与铁制容器接触更易导致容器的腐蚀 B.方城烩面汤香面滑,制作面片时,“和面”步骤中用一定比例的盐水来和面,一遍一遍地揉面,上述盐水的主要成分 NaCl是电解质 C.桐柏豆筋风味独特,采用的是百年传统工艺制成,制作豆筋时,“地锅熬煮”过程中涉及放热反应 D.内乡卷煎皮薄馅匀,做法是把面擀成薄皮把馅匀摊其上,卷成筒状,从两端挤压使面皮起皱,上笼蒸熟。其面皮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混合物 2.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A.常温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B.高温下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C.高温下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常温下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 3.已知: △H=b kJ/ mol ΔH=c kJ/ 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c C.2a+b=0 D. a-c=0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的实验中,阳极质量减少6.4g,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是0.2NA B.某纯净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产生标况下67.2L气体,则被氧化的铁原子数目为2NA C.铅酸蓄电池负极增重96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3mol H 与足量N 充分反应,生成NH 分子的数目为2NA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第 1页(共6页) 5.有M、N、P、Q四种金属,已知:①M与N的盐溶液可以发生离子反应 ②M、P放入稀硫酸中,P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M表面无明显现象;③N、Q用导线连接后放入Q 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Q、P、M、N B. Q、N、M、P C. P、N、M、Q D. P、M、N、Q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中A(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银单质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pH会增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若将 CuCl 溶液换成 NaCl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丙池中溶液的pH将增大 D.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至少需通入消耗0.28LO 7.1T-MoS /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e )和空穴(h ),其制氧效果优越,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双极膜直流电场下,中间层水分子解离为H 和OH ,分别通过阴阳膜向两极迁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流向:b→导线→a B.放电时,每消耗0.1mol O ,负极区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增加13g C.充电时,b应连接直流电源负极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 8.下列事实与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可起到保护作用。 利用了电解池原理设计的金属防护措施。 B 白铁皮(镀锌铁)镀层破损后比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更耐腐蚀。 镀层破损后,在空气中白铁皮中镀层锌可与铁形成原电池,铁为正极受到保护。 C 钢铁的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不可能同时发生。 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不是酸性就是碱性或中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