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5989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十校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3194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答案,扫描,试题,历史,月月
    黄陂区十校十月联考七年级历史试题 选择题 (共14小题,每小题2分,28分) 1. 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器,很多磨制光滑,且有钻孔、刻纹,还有许多石制的所谓装饰品,这些装饰品都是相当精致的小砾石,它们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而成的,颇像现代女性胸前佩戴的饰物。据此可知,此时期( ) A.精耕细作模式已有雏形. B.金属冶炼技术比较成熟 C.已产生了古朴的审美观 D.女性社会地位高于男性 2. 下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质文物,可以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 A.按部就班 B.多元一体 C.中西合璧 D.孤立闭塞 3. 考古发现为历史学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观察出土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最适合用来研究早期农耕生活定居文明的出土文物是( )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玉蟾岩出土的谷物 C.刻符的龟甲 D.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4.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的中国原始农业”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 A.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B.《诗经》的相关描述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齐民要术》的记载 5. 下表是陶寺墓葬(752座)等级分类统计表。据此可知,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 ) 墓者身份 “王”者 贵族 平民富有者 平民 数量(座) 6 161 31 554 百分比(%) 0.8 21.4 4.1 73.7 A.已经具备成熟国家形态 B.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 C.形成完备社会管理体系 D.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 6. 对图1和图2所含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没有来源因此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体现手工业发展状况 7.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 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 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 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 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8.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面对滔滔洪水,禹从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历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率领民众开凿河渠,将洪水疏导入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由此可知,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百折不挠 B. 艰苦奋斗 C. 勇于创新 D. 无私奉献 9.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准。(见图)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10.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11. 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A.远古先民的生活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上古三代的更替 D.东周社会的变革 12. 如图两幅形势图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 A.生产力提高 B.分裂中孕育统一 C.思想上百家争鸣 D.文化上大繁荣 13. 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 ) 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4. 都江堰这一水利枢纽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充分利用水体自调、避高就低、弯道环流等特性,变水害为水利。材料反映了都江堰水利枢纽( ) A.具有防洪、灌溉的双重作用 B.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C.沟通南北并巩固秦的统一 D.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小题,共32分)。 15.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读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图一、图二所示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4分) 材料二: 良渚古城的城内建筑、城墙、外城以及水利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