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8255

一上第二单元第八课《课余生活真丰富 》第1课时教案

日期:2025-11-1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169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单元,第八,课余生活真丰富 ,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课余生活真丰富》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本课《课余生活真丰富》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理解课余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并能在实践中体验课余生活的乐趣。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 “过好校园生活” 展开,《课余生活真丰富》作为其中一课,聚焦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生活。旨在落实 “双减” 政策,助力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契合《课程标准》“入学教育” 中合理规划学习和作息的要求。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与课后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节奏,培养时间观念、自我认知及多元智能,让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中体验成长,实现全面发展。每课内容分析《课余生活真丰富》一课,从编写意图看,响应 “双减”,助力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探索兴趣特长,同时保护天性,指导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以适应校园生活。教学目标涵盖观念树立、时间利用、课间及课后活动安排等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与时间管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在于指导学生科学统筹课间和课后活动,提升自控力以践行。内容结构分为 “用好课间十分钟”“我喜欢的课间游戏”“美好的课后时光” 三个板块,分别从课间活动了解与安排、课间游戏选择与开展、课后活动体验与规划展开,逻辑清晰,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课余生活。课时内容分析内容:围绕 “美好的课后时光” 板块。借助《学生作息时间表》,梳理在校可自主管理的课余时间,结合场景图,引导学生分享课后活动,如看云聊天、参与劳动、参加手工社团、踢足球等,体会课后活动对缓解学习压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同伴互动及培养劳动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课后活动,提升计划与管理时间的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课后活动的乐趣,学会根据实际安排课后活动,初步提升时间管理与规划能力,进一步适应校园生活节奏。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三、资源挖掘:视频 课标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参与课余活动,增强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集体活动的认同感。道德素养:学会尊重他人,在课余活动中展现礼貌、友善的行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法治观念:理解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知道课间活动应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课余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学会在课余活动中自我管理,不影响他人。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学生经过第一课时学习,对课余活动有更深入认识,能列举更多活动类型,部分学生已尝试简单规划课余时间。个性差异:在课余活动规划能力上,部分学生能熟练制定计划,部分学生缺乏规划思路;参与课余活动的主动性也有不同,有的积极探索新活动,有的依赖他人推荐。 补救措施:开展 “课余规划小导师” 结对活动,让规划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薄弱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余活动规划任务卡,供学生自主选择;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规划方法微讲座与实操练习。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怎么在课余既参加兴趣班又能和朋友玩耍?②制定的课余计划总是执行不下去,怎么办? 学习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 4 种以上不同时间段(放学后、周末、假期)的课余活动,清晰区分课余生活与课堂学习(责任意识:明确课余时间的合理用途,认识到课余活动的价值)②学生能在小组和班级中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课余活动及参与收获,尝试为课余活动较少的同学推荐 1-2 个有趣活动(健全人格:乐于交流表达、关爱同伴,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