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8601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课堂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843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海南省,道德,答案,PDF,试题,法治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问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素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 下列属于参与社会生活的是 ①在家读《苏东坡传》,专注内心修养 ②参观海南省科技馆,探索科学奥秘 ③漫步海瑞文化公园,缓解身心疲倦 ④参观琼崖一大旧址,致敬英雄模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题于东林书院的对联启示 我们要 A关注社会发展 B.传承中华文化 C.树立创新意识 D遵守社会规则 3这是小明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表兄妹 如妹 同学 夫妻 父女 旺 师 邻居 祖孙 祖孙 父子 夫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就不同 C网络图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网络图只展现了小明的地缘关系 4.出生时,我们是“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关 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③通过社会化我们胜任所有社会角色 ④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提供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当下,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 甚至产生社交恐惧。这启示我们 A拒绝-“切社交,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 B轻视他人看法,专注自己的特长爱好 C掌捏生活技能,实现自我的快速发展 D学习行为规范,只为获得他人的认可 6.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主动为山区小学生捐赠课外书籍 ②在家洗自己的衣服,还帮忙做家务 ③参加“保护海洋”的主题公益活动 ④同桌作业没完成,把自已的借给他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判」」某校名开“行走的思政课”训习会,组织学生游览以下景点,开展此活动是因为 道偬与法治试题第1贞(火4火) 海山市第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练习命题:苏晟审题:符操 2 冯白驹纪念亭 五公祠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①使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②有助于学生融入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可以增强学生亲社会意识,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属于网民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治理的是 A.某公司通过直播卖货提高经济利润 B.小秀爸爸通过网络抢购许多特价商品 C,小英妈妈通过人大网为完善法律建言献策 D.小丘爷爷通过网络直接缴纳水电费 9.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良好媒介素养已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A线上上课时,能积极有序地与老师互动B看到骇人听闻的消息后,立即转发到朋友圈 C遭到谩骂便借助网络谩骂、中伤他人 D.在做家庭作业时,总是第一时间上网查找答案 10.2025年3月23日,秀英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清风网络共绘蓝天”微宣讲活动火热进行。开 展这项活动,有利于 ①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网络秩序,恪守道德底线 ②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弘扬文明新风 ③社会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完普相关法律 ④网民提升网络防护技能,做到安全用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谣言止于智者,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评论员”,我们应该 A随心所欲,言论自由 B.谨言慎行,人云亦云 C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D我行我素,散播谣言 12互联网助理乡村振兴: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享”。 由此可见,网络能 A快速打破“信息茧房”B.改变人们生活方式C促进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