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2177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冲刺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91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冲刺试卷,答案
  • cover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分。 1.2025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造型设计中涉及多种工艺。下列工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模具浇铸青铜部件 B. 将丝线编织成寿字盘长结 C. 把玉石雕刻成装饰配件 D. 给陶瓷部件上釉烧制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 干冰可用于食物冷藏储运 C. 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扑灭 D. 锁芯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更灵活 3.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组装了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用于检测当地某日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相关数据如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NO2、SO2过多会造成酸雨 B. 除已经监测到的污染物外,还需监测CO2的数据 C. 当日SO2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比O3严重 D.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4.铌因其出色的高温强度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是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g B. 铌属于金属元素 C. 铌的核内质子数为41 D. 铌的元素符号为Nb 5.端午节有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划龙舟等习俗。蓝桉醇(C15H26O)是艾草的一种成分,下列对蓝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桉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蓝桉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6 C. 蓝桉醇由42个原子构成 D. 蓝桉醇属于氧化物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 Ca、Ca2+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7.用“W”形玻璃管进行相关实验是初中常用的创新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1:对比装置中两处白磷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B. 实验2: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 实验3:未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可观察到硫粉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利用“W”形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的优点是节约试剂 8.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5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A. 溶液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B. 20℃时,155gMgCl2饱和溶液中含有36g的MgCl2固体 C. 不饱和MgCl2溶液变成饱和MgCl2溶液可采用加MgCl2的方法 D. 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 9.室温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少量已有部分生锈的铁粉和适量的稀硫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始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容器内温度较低 B. 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的酸性不断增强 C. t1后压强迅速增大,说明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D.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亚铁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分。 10.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固体加热 B. 称量 NaOH C. 干燥 CO2 D. 清洗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振荡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围绕粮食增产背后的关键因素、粮食发酵化学、化肥所具备的特性,以及粮食在未来多元领域的应用前景等方面,同学们积极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深入探究。 任务一:调查粮食增产的因素 【信息搜索】中央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耕地保护,扩大复播面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等技术、培育耐盐碱小麦品种等。 【交流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