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01 宏观把握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 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 价值选择 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3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5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6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 文化创新 文 化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7课: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哲学基本理论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整本书体系 02 体系构建 (哲学的基本知识) 1.1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的内涵)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发展) 从起源看 从与时代关系看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1.2哲学的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何者为本原 有无同一性 唯心主义 古,近,辩历 物→意 主唯,客唯 意→物 有:可知论 无: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条件 基本特征 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 时代精神的 精华 是什么 研究什么 为什么要学马哲 第一课 知识体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是本原 有没有同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是什么 为什么 哲学的基本派别 对世界本原 的不同回答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基本形态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对立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对立 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对世界状态的 不同回答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03 课标要求 1.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标要求 04 核心考点解析 核心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含义(补充)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如:价值观、自然观生态观、理论体系、计划、目标、策略、方针政策、精神等。 客观存在的事物,属于客观范畴。 如:宇宙、山川河流、花草鱼虫、生物、家园、国情、时代、病情、学情、实际等。 思维(意识) 存在 (物质) 核心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 ①思维和存在搭配,意识和物质搭配,不能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观点。 ③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②存在(物质—客观):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客观存在的事物)。 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花鸟虫鱼、各种物品等 ①思维(意识—主观):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中的主观东西)。 如:思想、观念、经验、主张、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 (根本的) (从属地位)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核心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理论表达 中国古代哲学家 代表观点: 五行说: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特点:主要探讨天与人、行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 西方古代哲学家 代表观点: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特点: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 西方近代哲学家 代表观点:黑格尔: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特点:研究的侧重点转向了哲学基本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