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5376

第三章 4.3 第二课时 空间中的距离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5378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必修,选择性,2019,北师大,数学
    (课件网) 第二课时  空间中的距离问题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能用向量的方法解决点线距、点面距、线面距的计算 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几何学中,经常需要计算两个图形间的距离.一个图形内任一点与 另一个图形内任一点的距离中的最小值,通常叫作这两个图形的距离.   空间中常见的距离有: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 面的距离、相互平行的直线之间的距离、相互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等.计算距离是空间度量最基本的问题.                                                                                              【问题】 如何用向量方法求解这些距离呢? 知识点 空间距离及向量求法 1. 点 P 到平面α的距离 点 P 到平面α的距离,等于点 P 与平面α内任意一点 A 连线所得向量 ,在平面α的单位法向量 n0方向上所作投影向量的长度,即 d = . | · n0|  2. 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若点 P 是直线 l 外一点, l0是直线 l 的单位方向向量,点 A 是直线 l 上 任意一点,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 = .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可以用| |= = ,求空间两点 A , B 的距离. ( √ ) (2)设 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 A 是平面α内一点, AB 是平面α的一条 斜线,则点 B 到α的距离为 d = . ( √ ) (3)若直线 l 与平面α平行,直线 l 上任意一点与平面α内任意一点 的距离就是直线 l 与平面α的距离. ( × ) √ √ × 2. 在四面体 P - ABC 中, PA , PB , PC 两两垂直, M 是平面 ABC 内一 点,且点 M 到其他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是2,3,6,则点 M 到顶点 P 的距离是(  ) A. 7 B. 8 C. 9 D. 10 解析: 以 P 为坐标原点, , ,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由题意,得| MP |= =7. 3. 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n =(1,0,1),点 A (-1,1,0)在α 内,则平面外点 P (-1,1,1)到平面α的距离为 . 解析: =(0,0,1), n =(1,0,1), d = = = .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点面、线面、面面的距离问题 【例1】 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1, PD ⊥平面 ABCD ,且 PD = 1, E , F 分别为 AB , BC 的中点.求点 D 到平面 PEF 的距离. 解:建立以 D 为坐标原点, DA , DC , DP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D (0,0,0), P (0,0,1), A (1,0,0), C (0,1, 0), E , F , ∴ = , = , = . 设 n =( x , y , z )是平面 PEF 的法向量, 则 n · = x + y - z =0, ① n · = x + y - z =0, ② ①-②并整理得 x - y =0. 令 x = y =1,则 z = .∴ n = . ∴点 D 到平面 PEF 的距离 d = = = = . 【母题探究】 (变设问)本例条件不变,求直线 AC 到平面 PEF 的距离. 解:∵ E , F 分别为 AB , BC 的中点,则 AC ∥ EF , ∴ AC ∥平面 PEF ,∴点 A 到平面 PEF 的距离等于直线 AC 到平面 PEF 的距离. 由本例知,平面 PEF 的法向量 n = , A (1,0,0), =(1,0,-1). d = = = . 因此直线 AC 到平面 PEF 的距离为 . 通性通法   线面距、面面距实质上都是求点面距,求直线到平面、平面到平 面的距离的前提是线面、面面平行. 点面距的求解步骤: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