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答案 答案:1~5 DCADC 6~10 CACBB 11~14 BDDB 15.(16分)(1)CO2 H2O Na2CO3 (2)不是 (3)CuSO4 AgNO3 BaCl2 (4)Ag++Cl-=AgCl↓ 16.(14分)(1)④⑦⑩ ②⑥⑨ (2)金刚石 (3)CO2+Ca2++2OH-===CaCO3↓+H2O (4)H++ HCO===H2O+CO2↑ (5)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6)B 17.(14分)(1) (2)c (3)C 不能 氧化性:,能够将盐酸氧化为,消耗 (4) 18.(14分)(1) (2) (3)3∶2 (4)5.6 g (5)①3 6 2 1 3 ②3 8 3 2 4 (6)①2NaOH+CO2 Na2CO3+H2O 或2KOH+CO2 K2CO3+H2O +6 2 4 得到6×e 0 -3 3C12+8NH3-6NH CI+-N 失去2×3e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A.Na2SO]+SO:+H2O-2NaHSO B0SO 高一化学 C.FCCC D.C0+c92c0 8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分成三箭份,将第一份溶液滴如到沸水中,缝续煮沸至溶液呈红粥色, 可能期到的和时原子装量:1C:12N:140:16C处:355 停止加热。得到分散系1:第二份溶液滴加到凉水中,得到分散系山:第三份溶液中滴如氢氧化钠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进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溶液,得到分散系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散文阳光穿造墙壁上的小缝,原本昏暗的屋子突然变得通亮起来,一条条明亮的通路 A分放系1、Ⅱ和Ⅲ中的分散质相同 B.分散系I和均能全部通过半透铜 里”,描述的是石光穿过缝做便有了形状,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是( C.稳定性:分散系>分散系>分散系Ⅲ D.分散系1和1均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空气是一种胶体 9.早在战国时期,《网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其 C.尘埃是分散系 D.空气中的尘埃数粒直径大小约为1-l00m 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微粒成:稀盐酸中含有H,O和HC分子 股司本通板化网悦巴 氢氧化四 氢氧化界溶液 B.守恒观:发生化学反应时,离子的总数不发生改变 作 灰开 C变化观:碱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恒國产誉 积鳄 D.分类现:溶于水呈碱性的物质均属于碱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物 人氧化镁虽然不溶于水,但是培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所以氧化镁是电解质 B.Naa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T A草木灰中含有K,CO C.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酷酸溶液导电性强 B,操作a和操作b不相同 D.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C反应过程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反应过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碳酸钙 ASO,反属于钠盐又属于硅酸盐 10.下列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0+2r=H,0+C01 C.S0,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的溶注 B.氧化镁与盐酸混合:MgO+2H=Mg2+HO D.碳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铁粉和稀克酸:Fe+2H=Fe3“+H1 5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 D.硫酸钢溶液和氧氧化枫溶液混合:Ba2+SO-BaSO 意图: 11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O一氢原子 ACu2、Na、so、CT B.K、Na'、HCO、NO 一氧原子 C.OH、HCO、Ba2、Na D.Mg2、Ba、OH、NO 一氢原子 12.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表离子中的几种,对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反应前 反应后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阳离子 Na、3+、C2+、Mg2 A图①中氮、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3 B.该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图③是水分子的模型图 D.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6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达中,正确的是() 阴离子 cr、co、so、oH A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枝还原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①取适量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足量BaC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