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近现代外交发展史 复习目标 1.掌握近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史实,归纳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感悟中国外交发展变化的启示(家国情怀) 3.能够学以致用,完成相关练习题,准确率达到90%以上! 中国的对外交往 近代外交 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使用交涉和谈判以及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名词解释 晚清政府时期签订不平等条约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一:回忆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证明:近代的外交是屈辱和不平等的 外交失败 1919年巴黎和会,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阻挠了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签字。 1.在“强国追梦”演讲活动中,有同学说“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材料所说的“西方列强一巴掌”指的是( ) A.沙俄入侵东北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任务二:小组合作:根据教材在导学案中绘制现代史外交发展时间轴 50年代 70年代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方针 时间 1955年4月 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提出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独立自主 求同存异 20世纪70年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美建交 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 (2)美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 过程 (1)1972年,美国总统 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 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联合国大会 尼克松 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 政策与原则 表现 外交布局 成就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中国注重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力争中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 稳定中苏关系、积极发展与欧盟之间关系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方位、多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