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8.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A、B为该直线上的两个质点。某时刻质点A振动到波峰位置, 此时质点B到达平衡位置,且A、B之间还有一个波峰,A、B间距离为6m,已知质点A的 动图像如题8图所示,则该波的波速大小可能是 y/m 号 m/s B.$m/s 3 4 C.1 m/s 题8图 9.2025年我国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用于观测小行星2016H03。该小行星稳定绕太阳运行 于地球轨道附近(地球和小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小行星质量 为m,半径为r,小行星球心与地球球心的距离为d,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 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小行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GMm B小行星的加速度大小为a=6兰 d C.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2π D.“天问二号”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线速度不超过, Gm r 10.如题10图所示,质量m。=1kg的足够长的木板C放置在光滑水平面。木板C上有m4=2kg, mg=1kg的两个物块A与B。A、B通过恰好绷直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与木板C间的 动摩擦因数u=0.1;物块B与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ug=0.4。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取g=10/s2。现对木板C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使C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F=2N时,绳上的拉力为0 B.当F=6N时,绳上的拉力为1N C.当F=8N时,绳上的拉力为2N 题10图 D.当F=10N时,绳上的拉力为3N 三、非选择题:共57分。 11.(6分)某同学用单摆装置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装置示意图如题11图所示。 实验测得悬挂点到小球球心距离为L。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摆角0<5)后,由静止释放; ②当小球第1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到第61次经过平衡位置时结束计时, 测得总时间t1=59.1s; ③重复以上测量步骤三次,总时间分别为t1=59.1s,t2=59.0s,t3=59.2s。 题11图 通过以上数据可得: (1)单摆周期T=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用字母T,L表示); (3)实验后检查发现摆线具有弹性,摆动中会轻微伸长,忽略其他误差,g值测量结果 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10分)在“探究一定质量下小车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照题12图所示 实验装置示意图安装好实验器材。实验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钩码来改变细线拉力的 大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的大小。 轻动滑轮 打点计时器小车 细线 弹簧测力计 纸带 定滑轮 长木板 水平实验台 钩码 题12图甲 (1)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了小车的质量为M,实验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 满足小车的质量M远大于钩码的总质量m; (2)为了平衡摩擦力,下列操作可行且必要的是 A.将长木板的左端垫高 B.在细线上挂上钩码 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让小车拉着纸带打下间隔均匀的点 D.每测一次加速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小明按(2)中正确操作平衡摩擦力后,某次实验中让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打出一条 纸带,他选取了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A、B、C、D、E、F、G,如图题12图乙所示, 由于D点周围有一块脏污,看不清楚,于是他只测量了四段间距,测得AB=x1,BC=x2, EF=x3,FG=x4,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f,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则此次实验 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 A x B x2 C E 题12图乙 (4)后续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损坏无法读数,因此改变实验方案。他在小 车上放上适量钩码,实验中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o。每次实验中,逐一增加悬挂的钩 码的个数,同时改变小车上钩码的个数,测量小车的加速度α,重复该实验多次。若悬 挂的钩码个数为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