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二 家庭与婚姻 明确目标 学有指向 (一)对于“家庭与婚姻”,课程标准提出以下内容要求 熟知课程标准要求,领会高考的考试方向: 课程标准对考点的内容要求及考点需要把握的知识要求 2.1 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2.2 理解婚姻法律关系,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二)本单元考点知识问题化 运用问题链,回忆知识,夯实基础: 1.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有哪些 如何理解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2.获得遗产继承权的方式有哪些 二者有什么区别 3.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结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需要哪些程序 5.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分别包括哪些方面 把握逻辑 形成体系 知识卡片 助力内化 知识点 运用知识卡片,完善知识体系,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知。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作为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对子女来说,则是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 (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教育的义务,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3)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小贴士: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小贴士:区分抚养和扶养、扶助 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抚养是指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育教养,其存在的基础是血亲关系。 法律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扶养是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而结成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扶助是指子女应该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适用于晚辈对长辈。 (二)作为子女:敬老是义务 1.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1)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 (2)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小贴士:父母与子女的义务 项目 义务 要求 父 母 抚养义务 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教育义务 父母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监护义务 父母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子 女 赡养义务 ①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②要求子女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③民法典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含义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要求 对监护人来说: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对监护人的选择来说: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也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故建议选择与老年人的财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监护人 必要性 (问题及解决) 随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