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0746

2026届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专题2形式逻辑的规则与基本要求课件(共91张PPT)

日期:2025-10-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292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形式逻辑,PPT,91张,课件,要求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二 形式逻辑的规则与基本要求 明确目标 学有指向 运用知识卡片,完善知识体系,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知。 (一)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基 本 要 求 同一律 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示。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基 本 要 矛盾律 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自相矛盾”:“A”“非A”都成立 排中律 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两不可”:“A”“非A”都不成立 (二)明确概念的方法要求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明 确 概 念 明确内涵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 “否定定义”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明确外延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三)正确运用判断的要求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正确 运用 判断 简单 判断 性质判断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判断不完整 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量”与“质”有误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正 确 运 用 判 断 复合 判断 联言判断 在联言判断中(“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选言判断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或者……或者……”)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么……要么……”),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正 确 运 用 判 断 复合 判断 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 “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四)推理:从真实的前提“保真”地推出真实的结论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正确 运用 判断 简单判断 的推理  三 段 论 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或者小项不当扩大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 逻辑形式 要求 逻辑错误 正 确 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