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生物学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北 1.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 生不适应,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k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如 B.“醉氧”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关 C.“醉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如 D.“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製 长 2,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症状为阅读文字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V区受损 B.若症状为失去短时记忆,可能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受损 略 C,若出现尿失禁,可能是大脑受损使脊髓中排尿中枢功能受抑制 D.若症状为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是位于下丘脑的节律中枢受损 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和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小脑和脊髓共同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 B.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D.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能进行 4.科研人员对老鼠进行“记忆移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 生对黑暗的恐惧反射,由原来的“喜暗怕亮”转变为“喜亮怕暗”。现取“喜亮怕 暗”实验老鼠脑内的物质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结果发现,普通老鼠也转变为“喜 亮怕暗”。下列叙述征确的是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该反射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 C.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 D.抽取的物质可能是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生物学试题(一中版)第1页(共10页) ⑤河岸两堤柳絮纷飞,虽然让人赏心悦目,但也会使部分人发生过敏反应。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部分过敏症状可出现在24h后 B.因缺乏识别柳絮的B细胞,机体初次接触柳絮时不表现过敏症状 C.再次接触柳絮,记忆细胞迅速分泌大量抗体作用于肥大细胞 D.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 6.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 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 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 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其中自主神 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5 120 100 100 65 50 40 20 0 对照 受体受体受体 阻断剂阻断剂阻断剂 A+B A.人体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脑干 B.兴奋在神经细胞和P细胞之间传递的结构是突触 C.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 D.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小于固有心率 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如图。钠一葡萄糖协 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通过降血糖有效保护心、肝、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血液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球 滤过液 。s2】 。 Na'/K'+ATPase 口 葡萄糖的重吸收机制 ·葡萄糖▲Na'■K 注:GLUT2、SGLT2均为转运蛋白,Na'/K'-ATPase为Na'/K'-ATP酶。 A.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SGLT2运输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糖尿病患者服用SGLT2i后,血糖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