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588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46张)

日期:2025-11-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865828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然环境,地域,差异性,课件,46张
  • cover
(课件网) 教学目标 1.说出影响地域差异的因素及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表现; 2.读图说明陆地自然地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3.读图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举例说明由赤道至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举例说出地方性分异规律的表现 为什么我国大江南北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景观? 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一、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能的结果。 一、地域差异 客观存在的 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同纬度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湿润趋向干旱。 一、地域差异 客观存在的 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在内陆地区,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因此,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类型存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从而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 同样,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一、地域差异 客观存在的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其中,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差异,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的尺度要小,山坡和山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 在湿润区,钠、钾、钙、镁易淋溶并迁出,土壤和水含盐量低,植物生长良好; 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 在半湿涧区和半干旱区,钠、钾易淋溶,钙、镁大量保存,土壤中形成钙积层,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在干旱区,钠、钾、钙、镁均大量保存,土壤和水含盐量高,植物生长不良。 案例 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是地球表面陆地部分,受地带性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 和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 共同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地理区域。它以特定的气候类型为基础,以典型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为显著标志,是陆地表面自然环境结构和功能相对一致的单元。 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以及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变化的基础是热量。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纬度地带性规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有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带 纬度地带性规律 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纬度地带性规律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经度地带性规律: 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变化;变化的基础是水分。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 响 因 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