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2.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元素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3.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时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丁的质量为8g B.丙可能是催化剂 C.丁可能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B.8g干冰变为8g二氧化碳气体,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质量大 D.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5.在化学反应中,当与足量B完全反应后,生成和,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 B. C. D. 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小组同学利用电子天平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观察到气球持续变小 B.取下气球也可完成实验验证 C.反应后所称质量为CuO的质量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发生改变 8.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葡萄糖(C6H12O6)的全人工合成,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D.该合成过程还需要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9.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 B 反应前称量的质量大于反应后称量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进入集气瓶,液面到达1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D 烧杯内壁产生小液滴 石蜡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A.A B.B C.C D.D 10.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在密闭容器中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密闭装置中一定质量的铁丝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1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①和②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实验①和②中铜粉和红磷无需过量 C.实验①和②反应结束后,装置内气体仅剩余氮气 D.实验①和②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反应后各种原子的个数都减少了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题 13.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放同学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此外,最明显的实验现象是产生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气球膨胀、原因是 (填序号):冷却后,C中气球变瘪,原因是 (填序号) A.瓶内压强始终等于外界压强 B.瓶内压强小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