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8786

3.8《形状改变了》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9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形状改变了,教学设计
  • cover
《8.用力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形状改变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单元的第2课。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推力和拉力时常见的力的基础上,通过游戏、体验等学习方式,感知力的一种作用效果,即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通过玩变脸游戏、操作生活中丰富的材料使其变形,了解拉、弯、压、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模块二是模块一的延续,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感知拉力大小与橡皮筋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模块三,展示生活中人们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改变一些物体形状的例子,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在抽象思维与科学概念的建构上仍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直观感受,如玩弹簧、捏橡皮泥等,但这些经验多停留在表面。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科学概念,理解尚浅。本课重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观察和比较用力前后物体的形状变化,从而建构相关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拉、弯、压、扭是常用的用力方法。 科学思维:能够观察和比较用力前后物体的形状变化,并用语言、示意图描述变化的过程。 探究实践:通过动手操作,能体验拉、弯、压、扭四种用力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初步感知橡皮筋长度变化与拉力的关系。 态度责任: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通过阅读和交流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用力前后物体形状的变化,感知力的存在及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玩具弓箭、PPT。 学生材料:纸黏土、竹片、扭扭棒、橡皮筋、绿色筐、支架、钩码1盒、橡皮筋4根、记录单。 【教学用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模块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一)玩变脸游戏,观察脸部的变化 1.游戏———看局部猜动物: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局部猜动物。它是谁?(小猪)你为什么这么猜?(猪的耳朵很大,像扇子,鼻子朝天的) 2.出示变脸任务:看来小猪的五官很有特点,跟我们的不太一样。那你们能不能挑战一下,把你们的脸变得像小猪这样耳朵大大、鼻子朝天。两人一组,合作试试。 3.学生汇报:哪两个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请认真观察他们的做法。 4.提问:谁观察到,他们是怎样改变耳朵和鼻子的形状的?(用手把耳朵拉大.....) 追问:是轻轻地拉?(不是,是使劲、用力) 5.讲述:你的意思是改变耳朵和鼻子的形状时要用到“力”【板书:力】 6.讲述:你还可以用力把脸变出哪些花样?(请1-2个学生:你用力挤压,脸变形了...) 7.板书揭题:哇,真有意思。力可以改变我们脸的形状,还可以改变哪些物体的形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形状改变了。【板书:8.形状改变了】 (二)观察竿和弓的形状变化 1.出示弓箭并提问: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一把弓箭。现在我需要一位小助手,帮我们把箭射向墙上的靶心。谁来?我们一起看,准备,射! 2.提问:(教师拿着弓箭)谁认真观察了,他是如何把箭射出去的?(瞄准,用手拉弓,放手就射出去了) 3.讲述:在(用力向后)拉弓的过程中,你观察到弓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起来回顾一下拉弓前后的图片。【出示形状直、弯弓的图片】(弓的形状从直变弯了) 4.提问:是什么改变了弓的形状?(力) 5.讲述:你瞧,我们通过用力改变弓的形状,让箭射向靶心。其实在很多体育项目中,运动员都会用到力改变运动器材的形状来完成比赛。我们来通过视频,看一看撑杆跳比赛中竿的形状变化。【视频:撑杆跳】 6.提问:竿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直变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