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9290

人教版(2024版)八上数学 15.1.1 轴对称及其性质 课件(共31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11537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件,探究,同步,教案,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5.1.1 轴对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轴对称》的开篇第一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内容.从知识脉络来看,它具有双重衔接作用:一方面,承接七年级所学的“图形的平移”,延续“从生活现象抽象几何概念→探究图形变换性质→应用性质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类比学习旋转、中心对称等图形变换奠定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本章的起始课,它所建立的“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等概念,以及“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连线”的核心性质,是后续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关键前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本质就是轴对称性质的具体应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本章后续内容的学习效果.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学习角、线段、三角形等知识,掌握了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能识别简单的平面图形,为本节课“判断轴对称图形、找对称轴”提供了图形认知基础.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学习的“图形的平移”,经历过“从生活现象抽象平移概念→探究平移性质→应用性质”的学习过程,熟悉“图形变换”的研究思路,为本节课类比研究轴对称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学生已掌握“线段中点”“垂直”等基本几何概念,能识别“线段相等、直角”,为理解“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连线”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提供了知识支撑. 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会由具体到抽象认识问题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学习目标教师活动1: 师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会由具体到抽象认识问题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学生活动1: 学生齐声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环节二:新知导入教师活动2: 导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按对称形生长, 许多建筑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我国的方块字中有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很多美的感受! 与平移一样,轴对称也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化.本节我们类比研究平移的方法,研究轴对称及其性质.学生活动2: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引出本课的新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3: 欣赏: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艺术作品,从建筑物到交通标志,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中,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 观察1:如图是3种美丽的窗花,它们都是通过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 图案 (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得到的.观察这些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归纳: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 .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作对称点. 追问:你能再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举例: 观察2: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