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众美中学心理主题班会 生命教育——— 从认识、热爱到绽放 2025.10.13 CONTENTS 目录 01 课件简介 02 导入:生命的隐喻 03 主体活动 04 总结与升华 课件简介: 设计理念:基于积极心理学和叙事疗法,通过隐喻、互动和分享,帮助学生感知生命的珍贵、多元与韧性,激发其内在力量。 核心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理解生命中的“光明”与“阴影”并存是常态。 2.情感目标:体验对自我生命的珍惜感和对他生命的共情感,减少焦虑与迷茫。 3.行为目标: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汲取力量,初步思考如何主动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01 课件简介(教师理解) 材料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轻柔背景音乐、A4纸(每人一张)、笔、匿名提问箱、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瓶墨水、一盒回形针。 说明: “教师理解”与“教师准备”张页,用来提醒和说明作用! 在课堂中可以不需要展示 导入:生命的隐喻 02 活动介绍: --“一滴墨的扩散” 展示装满清水的玻璃杯。 提问: “如果这杯清水代表我们最初的生命,纯净无暇,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将一滴墨水滴入水中,墨水缓缓扩散、变幻,最终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 活动介绍: --“一滴墨的扩散” 引导思考:(教师讲解) “看,一滴墨水的加入,没有破坏这杯水,反而让它拥有了独一无二的风景。 生命也是如此,所有的经历,无论是喜悦还是挫折,都会成为我们生命故事中独特的一部分,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活动介绍: --“一滴墨的扩散” 意图解析(教师理解) 用视觉化的诗意隐喻开场,打破“生命教育必然沉重”的预设,引发好奇和思考。 主体活动 03 第一乐章:感知·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活动1:“人生的电池” 电量显示为20% (假设学生平均年龄16岁)。 第一乐章:感知·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活动1:“人生的电池” 提问:“如果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你的人生电量还剩多少 看到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 ”(观察学生的情绪呈现) 引导:“这剩余的80%,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不可充电的电池。 我们无法决定它的长度,但完全可以定义它的宽度、深度 和温度。” 第一乐章:感知·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活动1:“人生的电池” “微光时刻”--互动写作: 发放A4纸和笔。(轻柔音乐伴奏) 指令:“请在这张纸上,快速写下最近一周内,让你感到‘活着真好’的三个微小瞬间。” (如:早晨的阳光、朋友的微笑、 吃到好吃的菜、解出一道难题) 邀请2-3位同学分享。 第一乐章:感知·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活动1:“人生的电池” 小结: “生命不仅是宏大的梦想,更是这些具体而微的美好瞬间。 热爱生命,首先从发现和珍惜这些‘微光’开始。” 第一乐章:感知·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活动1:“人生的电池” 活动意图:(教师理解) 用“人生电量”制造认知冲突,唤醒对生命长度的珍视; “微光时刻”练习则转向对生命宽度的体验,从负面焦虑转向积极关注。 第一乐章:感知·生命的重量与温度 --活动1:“人生的电池” 第二乐章:接纳·生命的阴影与韧性 --活动:“回形针的韧性” 展示一个回形针,将其弯曲后再慢慢复原。 提问:“我们的生命是否有像回形针一样,被压力“弯曲’的时刻 你是如何‘复原’的 ” 第二乐章:接纳·生命的阴影与韧性 --活动:“回形针的韧性” 引导: “压力、挫折、迷茫,这些生命的‘阴影面’,就像让回形针弯曲的力量。它们可能会让我们暂时变形,但韧性也就是我们抗挫折和恢复的能力,让我们得以复原,甚至变得更坚强。” 指令:“请大家在纸条上匿名写下一个你正在面对或曾经面对的小挫折、小烦恼,投入提问箱。“ 教师随机抽取几张朗读(避开极端敏感内容)。 提问:“听完这些,你是否发现,你并不是唯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