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红色象征着革命,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 青色代表光明纯洁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十二道光芒象征国家命脉永存于世界。 国共的旗帜,谁将插满中国的大地?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等基本史实。 2. 通过认识土地改革对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作用;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以及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3. 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树立爱国责任担当意识。 学习目标 1.原因: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27万 武器装备 全部日、美装备 小米加步枪 拥有人口、地区 3亿多、大城市 1亿多、小城镇、乡村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1936年毛泽东 ①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材料一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亦有不少人认识到,土地问题是解决国民经济的中心,土地问题合理解决,政治与军事便迎刃而解。 ——— 汪朝光《战后初期中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若干问题》 1.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需尽快进 行土地改革。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实行土地改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材料三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作,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2. 落后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当时的 形势变化。 农民 地主 人口构成 土地构成 70-80% 90%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6 1947 1948 1949 时间 内容 总路线 年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 的土地制度,实行 ,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 ,团结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947 封建制度 耕者有其田 贫雇农 中农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材料二: 地主阶级 材料一: 土改前土地占有情况 土改后土地占有情况 解放区的天 ①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注意土地私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土地的所有权。由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识读图表、歌曲等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颁布《中国土地改革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 ②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改变 ①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年—1936年)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相关史事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垄断经济,挤压民族资本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