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课时3 法治社会 法治国家 1.内涵: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2.建设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措施:宪法实施、完备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意义: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长治久安。 1.内涵: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 2.建设法治政府 措施:政府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 意义:政府积极履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促进政府与公民沟通,形成互信互助关系。 1.内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2.建设法治社会 措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意义: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共识、维护秩序,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法治中国建设 本课体系 考情考向分析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01 法治国家 2025.浙江、广东卷;2024.山东、广东卷;2022.山东卷; (1)从命题内容上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为常考点 (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以非选择题考依法治国的可能性更大。从设问类型上看,意义类、措施类、原因类都有可能,无论哪一类都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常以国家法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为背景 命题常常结合我国依法治国的实践(法律的出台、修改、不同主体在推进依法治国时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经验)、党的会议关于依法治国指示精神、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来考查主干知识、法律的出台和修订。 02 法治政府 2025.江苏卷、陕晋青宁、湖北、云南、安徽、北京、山东卷、浙江、黑吉辽蒙卷;2024.湖北、新课标卷;2023.湖北、湖南卷; 03 法治社会 2025.云南卷、河北卷、浙江卷; 2024.黑吉辽卷、湖南、北京卷; 2023.新课标卷;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命题预测 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1.政治认同: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理解、支持、拥护法治政府建设。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2.科学精神: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要求、意义和措施。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3.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参与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参与组织生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学法、信法、用法。 基于近年命题规律和时政导向,2026年高考应聚焦以下方向:1. 法治政府建设新举措,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分析如何打造“智能高效政府”,评价执法温度与力度的平衡。2. 良法善治辩证关系,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生成式AI管理办法》等新规,说明良法标准及实施要求。3. 基层治理法治化, 以“枫桥经验”60周年为契机,设计“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措施类主观题。4. 法治文化实践创新,通过宪法宣传周、红色法治基地等载体,考查文化浸润对法治信仰的培育作用。 1.法治国家的内涵是什么? 2.法治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3.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是什么?(总要求+3具体要求) 4.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5.法治社会的内涵、特征是什么? 6.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有哪些?(5大纠纷解决机制) 7.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导学 核心突破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的地位: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从法治意识看,这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社会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