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 (课型:新课) 班别: 组别: 姓名: 评价: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重点) 2.正确认识从众现象,避免盲目从众的行为,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76—84,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从众的含义P53 2.列举我们身边常见的从众现象 3.从众的两重性P55,P57 4.如何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P58-63 三、【易错知识点】 从众具有双重性,有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拒绝从众”是错误的说法,应该是“拒绝消极的从众”。 【合作探究】 1976 年出生的李强是独生子女。 上初中时,班里的男生都喜欢打电子游戏,李强为了能和大家有共同语言,自然也沉迷其中,因此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初中毕业后,他只考上了一所中专,这引起了父亲的思考。 1996 年,在李强中专毕业前一个月,身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的李父决定与儿子签订一份“亲子双向自立协议”。这个协议规定:父亲不用管儿子,儿子也不用养老子。“协议”中李强承担的责任包括:自己承担高等教育的经费;自己谋业、自己创业;自己结婚成家;自己培育子女。爸爸妈妈承担的责任是:自己储蓄养老费和医疗费;日常生活自我料理;自己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探讨:1、李强跟随同学打游戏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根据材料分析李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3、李强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一落千丈? 4、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收获感悟】 本节课学习,我学会了…… 【巩固提升】 1.【云南省昆明市2016】《中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6成的青少年网迷相信或比较相信互联网上的信息。这警示我们应(C) A.增强猎奇心理,广泛结交网友 B.杜绝网络交往,谨防上当受骗 C.避免网络成瘾,提高辨别能力 D.抵制不良诱惑,拒绝网络信息 2.在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青少年很容易出现从 众行为,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抵制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这表现在( C ) ①在年长者和群体面前,依赖性较强,自信心不足 ②自卑感较重 ③缺乏主观和独立性 ④容易受暗示 ⑤情绪不稳定 ⑥意志力、自制力和抵抗力比较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3.从众现象主要表现为心里从众和行为从众。下列属于从众现象的是( C ) ①人云亦云 ②随波逐流 ③标新立异 ④墙头草,随风倒 ⑤坚持己见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盲目从众不仅会阻碍个人的发展 ,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就要(B ) ①培养独立思考和面辨是非的能力 ②增强自主选择能力和勇于负责的意识 ③增强抵挡团体不合理压力和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 ④增强团结意识和大局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说明( A ) ①明辨是非,择善而行 ②提高自控能力,不要从众 ③从众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④理性思考,绝不盲从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6.(2014安徽省中考题).随着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男主角金秀贤成了众多少男少女崇拜的偶像。小梅连金秀贤是哪国人都不知道也跟着痴迷起来。对此,你给小梅的正确建议是(A) ①对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要坚决消除 ②应该发展向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③盲目从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④要克服盲目从众,理智把握出己的行为 A. ②④ B.③④ C. ①② D.①③ 学校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胆小的张华看到班里很多同学都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