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3141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练习 :课时8 中华一家亲(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420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6年,课时,答案,一家亲,中华,中考
  • cover
课时8 中华一家亲(第七课) 基础巩固 1.河南省通过中组部计划、“组团式”教育援疆人才等途径,累计向师市28所学校输送537人次优秀教育人才,不仅及时填补了紧缺学科教师缺口,还通过 “青蓝工程”“星火工程” 等方式,线上线下指导1 100余人次青年教师,有力推动了本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这( ) ①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②能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教育公平 ③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25)在贵州“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和大家围坐共话乡村振兴;在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希望“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强调“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由此可见,我国(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积极采取举措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积极落实对口支援的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25安阳二模)近年来,党和国家积极推进“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工程”,实施青年民族团结交流万人计划,每年组织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内地各族青年开展互访、联谊活动,鼓励不同民族青年之间结对子、互帮互助。推进此工程( ) ①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万唯原创 从中原大地到西北边陲,从巍峨嵩山到大美天山,河南与新疆心手相牵,双向奔赴,在民生、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架起了一座座合作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我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豫疆两地人民手拉手、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③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新疆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我省人民的大力支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25郑州一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下列做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 ) ①小李在网上发帖嘲笑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民族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视 ③为博眼球,某自媒体夸大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④举办“民族风情文化展”,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课标 论证 在柳州,承载着侗族、苗族酸食文化、壮族稻作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螺蛳粉,带动原料基地各族群众持续增收;在梧州,科技特派员向各民族茶农传授种茶制茶技艺,六堡茶成为致富的“金叶子”。这有力证明了( ) ①各族群众共同创造出科学成就 ②民族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③各民族的差异性正在逐渐消失 ④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2025江西)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本地生产总值已从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加到仅2024年上半年就达到2 043亿澳门元,同比实质增长15.7%,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这表明( ) A. “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B. “澳人治澳”得以贯彻,实现同步同等富裕 C. 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中华民族经济不断壮大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小智在观看新闻时摘录了一段铿锵有力的话语: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这表明( ) ①两岸同胞多走动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