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0408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三单元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精品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83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三,单元
  • cover
十四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背诵《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 2.通过朗读,理解诗词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各种内涵。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诗词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各种内涵。(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同沈从文先生一起,挤在茶峒的河边,观看激烈紧张的赛龙舟;跳到河里进行过军民同乐、笑声不绝的人鸭竞赛,过了个愉快热闹的端午节;接着,从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我们闻到了半个世纪前京城地区春节时浓浓的喜庆味儿,听到了热烈的鞭炮声。今天,我们又要穿越时空,跟着三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去赏月,过一个独特的中秋节。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1)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创作的诗歌多为描写农民日常生活、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对元稹、白居易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 (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世人合称为“三苏”。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散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清新豪健。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2.文题理解 (1)《十五夜望月》: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时,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人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 (2)《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本篇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作者正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从题序来看,此首词为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中秋节是汉人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有赏月、团圆两个主题。 3.朗读诗词,解决重点字音。 栖鸦(qī)   冷露(lù)     丙辰(chén) 宫阙(què) 朱阁(gé) 绮户(qǐ) 婵娟(chán) 琼楼玉宇(qióng) 三、合作探究 (一)赏析《十五夜望月》 1.二人小组互读诗歌,正音,划分节奏。 明确: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进一步展开讨论:品读诗中精彩处,赏析下面的诗句。 (1)中庭地白树栖鸦 明确:诗人在这句诗中写到了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清冷之感,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出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冷露无声湿桂花 明确: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味。而且岂止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3)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确:诗人没有采用正面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二)赏析《水调歌头》 1.请大家自由朗诵一遍,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