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7310

1.3《往水里加盐》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488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往水里加盐,课时,教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往水里加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围绕往水里加盐展开,先以生活中汤淡加盐的场景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接着通过探索与实践,让学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得出食盐溶解的结论;随后将食盐换为白糖重复实验,探究白糖是否溶解,进而拓展思考生活中其他可溶解于水的物质。整体由生活现象切入,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培养观察、实验及联系生活的能力,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能帮助他们建立对溶解的初步科学认知。 2.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充满探索欲,汤淡加盐这类日常场景易引发他们兴趣。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实验探究能有效吸引注意力。但抽象思维较弱,对溶解科学概念的理解需依托具体、直观的实验现象。同时,他们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知道糖放水里会化,可借助这些经验辅助学习,不过对溶解的本质及更多可溶解物质的认知还较浅显,需通过简单实验和生活实例逐步拓展。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说出像盐、糖这类物质在水中化掉且看不见的现象是溶解。 科学思维:能根据盐、糖在水中的实验,简单说出物质在水里溶解规律。 探究实践:能按照步骤完成盐、糖在水中的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激发对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善于观察生活、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并认识食盐、白糖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能说出溶解的基本表现。 难点:理解溶解的本质,即物质均匀分散在水中且看不见,以及能列举更多生活中可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食盐在水中变化能观察食盐溶解现象能基本能不能白糖在水中变化能观察白糖溶解现象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 1. 如果你觉得一碗汤的味道淡了怎么办? 追问:为什么? 2. 听故事:小红军把盐藏到 哪里去了? 追问:为什么? 3. 听故事:驴子驮的盐跑到哪里去了? 追问:为什么? 4.过渡:食盐遇到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活动1 加点盐 观看视频回答:藏到水里去了 观看视频回答:跑到水里去了活动意图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小故事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引出本节课关于物质在水中变化的探究主题。环节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教师活动2 1. 准备实验材料:清水、白糖和勺子 2. 讲解实验步骤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①将一勺食盐加入水中 ②用勺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 ③观察食盐变化 在实验前,观察实验特点。 温馨提示: ①搅拌,为了加快食盐溶解速度 ②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杯壁 3.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与自己实验对比,交流实验现象。 4. 指导填写记录单:在观察的结果前面打“√”。 5. 组织学生讨论: (1)食盐在水中不见了,是真的消失了吗?用小勺蘸点杯中的水品尝一下,有什么感觉?提醒学生注意:为了安全,不能随便品尝。 (2)你能说出加盐能使汤变咸的原因吗?学生活动2 认识实验材料 学生运用感官观察:味道咸, 白色细小的颗粒状 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食盐颗粒慢慢变小,最后看不见了。 “能”“变少”前面打√ 咸咸的。说明食盐并没有消失,而是溶解在水中。 盐溶解在汤水中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预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认识溶解现象。环节三:白糖在水中的变化教师活动3 过渡:只有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吗?白糖能不能?白糖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1. 准备实验材料:清水、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