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10月金太阳好教育 政治答案 1-5CABDC 6-10DABDA 11-16BCABCD 1.c【 一解析】①错误:“摆脱自然的束缚”表述绝对化。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只是使人类从“被 动采集渔猎”转向“主动生产食物”,但农业、畜牧业仍受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制约,并未真 正“摆脱自然束缚”。 ②正确: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农业、畜牧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人类从“食物获取者”(采集渔猎) 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符合题干中“农业、畜牧业等生产经济逐渐取代采集渔猎经济”的表述。 ③正确:社会分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如生产工具改进、劳动技能 提升)的进步,才推动游牧部落与采集渔猎部落分离,形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④错误:因果关系颠倒。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产品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交换和私有制发展才 推动贫富分化加剧,而非“贫富分化加刷推动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出现”。 2.A 一解析】①正确:国家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对永安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避免了暴力 剥夺私有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向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 制)的转变,符合三大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核心方式。 ②正确:“保障了资本家的合法权益”“公方代表主导企业决策”的模式,既避免了企业因所有制变革 陷入动荡,又保证了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体现了“生产经营稳定”。 ③错误:“避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表述错误。三大改造的本质是解决“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改造过程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而非“避免矛 盾”。 ④错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而非1955年单 个企业(永安公司)的公私合营,题干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具体实践,而非历史转折点。 3.B 一解析】①正确:李大钊将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契合,毛泽东赋予传统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为马克思主 义扎根中国大地提供了文化基础。 ②错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其作为科学理论,符合中国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需求,能够指导中国革 命实践,而非“与传统文化融合”。 ③错误:题干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而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国具体实际(如中国革命国情、社会矛盾)的结合”,选项核心概念与题干不符。 ④正确:儒家“大同”思想、传统“实事求是”治学方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李大钊、毛泽东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滋养,使马克思主义更易被中国人民理解和接受。 4.D【 一解析】①错误:“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 献”表述不准确。题干强调的是改革“方法论”(渐进式改革、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而非 “理论本身”(如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贡 第1页共6页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10月金太阳好教育 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认为,游牧部落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