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究编码规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编码的基本概念,知道编码是用特定符号按照一定规则表达信息的方法; 掌握编码规则的四个基本要素:数据类型、编码顺序、编码长度、使用范围;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简单的编码规则,并理解编码唯一性的重要性;学会使用Ctrl+F快捷键在电子表格中查找编码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编码设计实践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操作,体验信息技术在编码管理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信息编码意识,体会编码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规则意识和信息管理的责任感,激发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编码规则的基本要素及其制定方法 编码唯一性的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 编码长度与信息量的平衡关系 编码规则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所有案例图片、动画演示) 2、编码规则要素卡片(数据类型、编码顺序、编码长度、使用范围) 学生分组活动材料(编码设计任务卡) 3、计算机教室设备检查及Excel/WPS软件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 展示图2-2-1"观察区域分布图" 讲述情境:"小艺说选第四个区域,文文说选第三个区域,结果发现说的是同一个位置" 提问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会?怎样才能避免?" 2. 问题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2分钟 各组分享观点,教师记录关键点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定统一的编码规则" 3.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编码规则 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15分钟) 1. 编码规则要素学习 活动一:分析生日编码案例 出示案例:小艺和爷爷的生日编码变化 A:1和8(混淆) B:0108(月份日期) C:20120108和19620108(完整日期) 引导学生分析: 每版编码使用了什么数据类型?编码顺序是怎样的?编码长度有什么变化?信息量如何变化? 教师总结编码四要素,并举例说明 ┌─ 数据类型:数字、字母、文字... ├─ 编码顺序:前后顺序表达不同含义 ├─ 编码长度:决定信息量大小 ——— 使用范围:明确适用场景 2. 编码唯一性理解 活动二:判断编码唯一性 出示三个情境: 芊芊将椅子编码为01到40 文文用20231015作为所有照片文件名 小艺用L001、L002...和P001、P002...为篮球排球编码 小组讨论:哪些情境满足唯一性要求?为什么? 引出编码唯一性概念:"每个编码对象仅有一个编码" 3. 编码长度与信息量关系 活动三:讨论编码长度 提出问题:"编码长度是否越长越好?" 举例说明: 1-9:可表示9个对象 01-99:可表示99个对象 固定电话:7位→8位 得出结论:"编码长度要考虑需要表达的信息量" 三、实践应用,技能训练(12分钟) 1. 计算机操作实践 活动四:查找电话号码 教师演示: 同时按下Ctrl+F键,输入要查找的电话号码,单击"查找全部",查看查找结果。 学生实践操作: 在提供的联系表模板中查找指定电话号码,记录查找结果。 强调意义:"编码后的信息有利于计算机识别与管理" 2. 编码设计实践 活动五:制定个人物品编码规则 任务:为自己书包里的文具制定编码规则 要求: 明确编码四要素;保证编码唯一性;合理确定编码长度。 小组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5分钟) 1. 知识梳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编码规则四要素;编码唯一性原则;编码长度与信息量关系;编码在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 2. 生活应用拓展 展示生活中的编码应用: 车牌号限行规则、学籍号编码体系、商品条形码等 3. 价值观渗透 强调编码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重要性,培养信息管理的责任意识 五、板书设计 编码规则 一、编码规则四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