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9613

202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第十八中学初一历史(上)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32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年,历史,测试题,期末,初一,2月
  • cover
初一历史(上)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小题,共25分) 1.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他是(  ) A.黄帝 B.夏禹 C.商汤 D.周文王 2.《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 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B.氏族公社内部出现贫富分化 C.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 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西周毛公鼎腹内铸有497字铭文,记载了周王对毛公的册命和赏赐,涉及西周中晚期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重要信息。这主要体现了青铜器的(  ) A.制造工艺精美 B.等级象征意义 C.独特艺术风格 D.重要史料价值 4.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王室地位衰微 C.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鲁国与齐晋结好 5.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记载商鞅变法:“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  ) A.分析变法背景 B.说明变法措施 C.评价变法影响 D.描述变法过程 6.在孔子的私学中,纯属贵族出身的弟子寥寥无几,多数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而且来自不同的诸侯国。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仁政治国 D.民贵君轻 7.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有一位思想家看到了阶级冲突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危害性。他认为,老百姓是社会中最值得重视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使社会安定,必须得民心,缓解阶级冲突,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乐”。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种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 A.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 B.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D.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9.有网友评价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世之潇洒。”这主要赞颂了秦始皇(  ) 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确立“皇帝”称号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修筑万里长城 10.汉朝在不断地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最能体现秦“仁义不施”的是(  ) A.开凿灵渠 B.设立三公 C.修筑道路 D.严刑峻法 11.《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实行(  ) A.奖励军功 B.严刑峻法 C.休养生息 D.盐铁官营 12.《史记》记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实分其国而不削。”该政策(推恩令)的核心目的是(  ) A.恢复西周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B.完善科举制度选拔地方人才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D.通过分割封地削弱诸侯势力 13.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巩固“大一统”局面,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其中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  ) A.统一文字 B.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盐铁专卖 14.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这表明(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